叫牧之的張麻子 作品

第5章 選擇

 她也是受到了那種意境的吸引,不過她是想把自己的感受畫進畫中,而不是隨著她人生的成長忘記,有些感受就算她要努力記住,但在時光消磨的面前還是顯得那麼無力。 

 她既然無法堅持成為‘太陽’,那就把太陽般的自己留在畫中。 

 不出意外,一九年她順利的考進全國最好的大學——山河大學,學習中國畫專業。其實她沒有學習國畫很長時間,考試中畫的還可以,分也很一般,就是剛過線,主要還是靠她的文化課才勉強被錄取。 

 或許因為生活中她沒遇到過什麼挫折,她一直認為自己缺乏勇氣,這也是她退而求其次選中國畫的最大原因。 

 雖然因為眾所周知的疫情,她幾乎有一半的課程都是在網上學習,但不知是天分還是喜愛,在畢業時她繪畫水平已經到可以賣錢的水平了,雖然說起來很俗,但對於一個畫家來說,自己的作品被世俗認可已經是一個里程碑了。 

 她知道很多師哥師姐很少有靠繪畫生活的,大多都放棄了,或者就是做個匠人,沒有創作自己作品的機會,她已經超過大多數學國畫的學生了。 

 而且她也很好的乘上了互聯網快車,她靠繪畫在網絡上收穫了很多粉絲,雖然她不露臉,但那種看起來很新時代的國畫,令很多人著迷,她也靠此可以獨自一人生活在華京,可見她在互聯網的獲益有多高。 

 雖然她可以憑藉自己的本事獨自生活,但枯燥的四年大學生活一直讓她很在意,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在校園裡,還因為緊張的中國畫學習沒怎麼享受大學生活。 

 她其實很嚮往美好的大學生活,除了受一些青春校園小說、影視的影響,最重要的還是她嚮往她父母在校園熱戀的經歷。 

 她媽媽經常給她講,媽媽在校園裡和爸爸談戀愛的細節,每一次都讓她嚮往,青春的愛情是那樣美好,她願意把愛情排在她人生第三重要的位置。 

 青春和愛情已經成了她的執念了,這執念可以讓她不顧客觀現實,不能理性面對自己的未來方向,主要是她有資本脫離一段時間的現實。 

 但現實就是她已經畢業了,四年別說甜蜜的戀愛了,估計她連一些同班同學的名字都叫不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她或許還有時間思考和享受大學的美好,可是疫情讓她匆匆忙忙的度過整個大學生活,還有在疫情之下的恐懼讓人們忽略很多美好的事物。 

 這四年就像衝向太空的火箭,只能不斷的向前衝,不能停下休息,墜落的危險時刻縈繞在心頭。當火箭成功度過危險時,卻只能遙望地球的美好,永遠無法經歷這些美好。 

 當然疫情屬於真正的不可抗力,就像火箭升空時,人們不可能讓她自由墜毀,與生命比,任何事物都不如生命美好。 

 不過她想起了父親的另一段話:“如果可以挽回後悔,不要猶豫,沒有誰的人生沒有後悔的,如果有機會可以挽回,勇敢去做。” 

 父親在說這段話時,她可以感覺到他在回憶過去,就是不知道是回憶後悔的事還是他挽回的後悔事,她問了父親,但父親當時並沒有回答她。 

 每個人都有其不可言說的經歷,就算是在親人面前也無法提起。 

 其實她一直在思考這段話,沒畢業的半年裡一直在思考,一直到如今已經畢業了,是時候需要做出決策了。 

 四年,在如今這個世界百年大變局中什麼都可能發生,她不知道為了一個執念浪費四年是否值得,但不試試她怎麼會知道是否值得。 

 如果她放棄選第二學位,在社會中打拼四年,或許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面對世界變局。 

 她不是什麼不懂的傻女孩,她知道世界各國在加快博弈,人和人的生存空間也在減小,四年的時間社會可以完全拋棄一個人,她沒有信心可以保持住不被拋棄。 

 尤其是互聯網,別說四年,就是一剎那,自己的流量就有可能被虹吸走。 

 生存,這是一個問題。 

 她面臨的兩個選擇都是充滿迷霧的,四年後也許國際形勢大好,也許會更糟糕;而在大學四年或許會有一個陪伴終生的伴侶,也許什麼也沒有。 

 她做過一個夢,那個夢非常混亂,一會在校園中,一會又在畫室裡,時而幸福,時而悲傷,總之就是一團亂麻。這個夢真的讓她記憶猶新,也讓她更加猶豫。 

 如今她自己做不出選擇,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出於對家人的責任,如果只有她一個人,她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未來的。或者說她完全可以接受不成功的後半生。 

 可沒有任何人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不成功總是會被標榜為父母的失敗。而且她也並不認為這是不好的,因為這是客觀事實,就像‘子不教,父之過’一樣客觀。 

 最後她還是找了在書房工作的父親,也許把她真實的想法告訴父親,他會給她好的建議,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咚咚咚,她敲了敲書房的房門。 

 裡面傳來聲音:“進來吧,門沒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