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霓裳 作品

第105章 憶往昔流年暗換

 “如今滿目蕭瑟的煙光,誰會憶起往昔的盛景。五十年前,那裡繁華似錦,車如流水馬如龍。自敵國攻陷了這城池……又不善管轄經營,漸漸便成了如今的荒城。”

 屋內光線幽暗,擺設簡單樸素,卻不顯寒酸,透著一種雲淡風輕的清雅。

 窗邊有一塌,塌上躺一白狐,此刻正在酣睡,腿上傷處,已塗藥包紮。屋內兩人,正並坐於床沿,一人聆聽,一人講述,往事歷現。

 石楠紅葉透簾春,憶得妝成下錦茵。

 試折一枝含萬恨,分明說向夢中人。

 一首詩,讓她對她另眼相待。懂石楠花的人,恐怕不多吧。她已是垂暮之年,總希望,這個故事,能有個聽的人。這位姑娘,風姿卓越,品貌風流,倒比當年的自己,更勝幾分。她眉間不動的清冷,眼眸內有明銳而清亮的光,似在深暗中一耀,照亮了身旁她的心間。

 說吧,說吧。這個秘密,已沉積在心內,太久,太久。

 “這世事之變遷,何人可預料?”她長嘆一聲,說道:“那是華夏西邊的一個小國,因國甚小,不如稱之為城。此城曾叫珞城,一度是極有名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城主當年富甲一方,府第雕樑畫棟,精美絕倫,奇珍異寶不能勝數。正因為如此,竟引得敵國覬覦,敵軍突起,讓人淬不及防。城敗之後,府中那些精妙貴重的器物,都被敵軍一掠而空。”

 眼內掠過一絲沉痛,她又道:“你看,”她從懷內摸出一個荷包,小心翼翼從內取出幾片碎瓷片,輕聲道:“這曾是一個花瓶,待我再去時已成碎片。我撿了幾片回來,雖無法拼出原本的模樣,用來憑弔懷念也是好的。”她將碎片貼在臉上,緊閉雙眼,口內喃喃自語,神情沉醉迷離,好像又回到了從前。

 “那城的城主,當年名揚天下。不僅是因為他慷慨富有,更是為著他的樣貌文采。他醉心文學,整個人散出一股溫雅之氣,真是驚才絕豔。才子自風流,他也有許多美貌的姬妾。他最為寵愛的一個,叫做霓裳。他曾於夏夜陪她在河邊乘涼,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他曾作詩給她,題於碑上。”

 說到此處,她進入內室,出來時手捧一個黑漆木盒。她打開木盒,拿出一個紅綢小包。紅綢已有些年月,不如初時那般鮮亮。她把手放於綢面上,略微頓了頓,方將小包打開,緩語輕言道:“這便是他碑上詩句的拓文。”

 黛玉輕輕拿過,照上念道: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簾間明月偷窺人,倚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庭戶啟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只恐流年暗中換——只恐流年暗中換……”她喃喃重複,從黛玉手中拿過詩文,輕輕捧著瞧看,神情激動,繼而淚流滿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你瞧,他盼著天氣涼爽,好讓愛姬能夠舒服些,卻又擔心年華似水,時間過得太快。細細回味,這句中真是盈滿纏綿之意。”她有些神情恍惚,“他是那樣溫和的一個人……不過,也是溫和到幾近怯懦的一個人。他與愛姬郎情妾意之時,敵軍卻已暗暗崛起了。”

 她輕輕嘆了一聲,道:“兵臨城下,那樣迅猛驍勇,他看抵擋不過,只好舉城投降。然後,帶了愛姬霓裳,向東逃亡。”她看向黛玉,淡淡一笑,問道:“你是不是覺得,他很沒有骨氣?”

 黛玉知道她話未完,也不出聲,只輕輕搖搖頭。她見了,便是莞爾一笑。她說道:“我當初卻是這麼覺得。他不愛武功,不會兵法,心在書海,在紅顏,卻不在江山。作為一城之主,他確實不夠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