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霓裳 作品

第105章 憶往昔流年暗換

 “此後如何?”黛玉問道。

 “此後?”她苦笑,“此後,他們還未逃出多遠,便被敵軍發現,故而被追殺……眼見實在逃不了,他便把霓裳藏了起來,自己跑出去,將敵軍引開。他又不會武功……”她語氣輕顫,深吸一口氣,方接著說道:“霓裳僥倖活了下來,他卻已不在這個世上。真是令人詫異,他懦弱棄城,投降逃跑,最後,居然為了一個女人,自己跑去送了命。我當初一直不明白,他哪來那樣大的勇氣……”

 “作為一個城主,他是沒有擔當。可作為一個夫君,他卻這樣勇敢體貼。”黛玉嘆道。忽見肖婆婆指上碧綠熒光,原來是一隻玉戒。

 “婆婆,這玉戒,便是他留給你的,對麼?”

 肖婆婆低頭,輕輕撫上那玉戒,點頭道:“這玉戒——正是他當年隨身之物。是他——被追殺時,自己跑出去前,交給我的。”她攥緊玉戒,哽咽難言,許久,方啟口說道:“你想的不錯,我就是霓裳。曾經豔冠天下,如今變作如此老態。”她衝黛玉笑笑,“便是如花美眷,又怎敵得過似水流年?流年,果然是最可怖之物。他寫的的確不錯……只恐流年——暗中換……”

 黛玉望向窗外,陽光明媚如金,金粉撒落滿園,花草茂盛,孩童喧鬧,一派大好秋光。但不知為何,卻令人心內極其安寧。那拓文上的詩句,似乎從遠方飄來,拂

過庭院,如一陣清涼微風,襲上心頭。幽幽思起,那是一個明月之夜,荷池上清香四溢,一雙人置身於花光奇馥之中,洄沿自徜徉。

 這曾經的城主,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這一番對愛姬的體貼溫情,對天際星空宇宙之傾心,足以讓後人暗暗感嘆。此情,此景,豔稱千古。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黛玉不由將蘇軾的《洞仙歌》念出,已然覺得,這故事,與後蜀主孟昶和花蕊夫人之傳奇及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結局。劍戟弓弩之後,簾間明月依舊,只是孟昶煙逝,花蕊夫人被擄於宋。

 只是,太過相似,便令人有些恍惚。莫不是——紅樓中,總與前朝後代,有這樣那樣的巧合?莫不是,這位,就是花蕊夫人,只是時空不同,結局便有所變更?

 黛玉心中百轉千回,身邊的人卻已開了口:“此詞摹景傳情,曠逸深婉。”

 “婆婆,你可否告知你的封號?”黛玉問道。

 “封號?”她笑得雲淡風輕,“多少年過去,就算有,也早已忘了。韶華易逝,容顏易老。霓裳雲去,河漢疏星仍在。就連‘霓裳’這個名字,我也快忘了。”

 她說道:“這些年來,我一路漂泊,去過了很多地方,見過了很多人。也不是沒有遇過其他的男子,他們有的比他英武,有的比他堅毅。然而我卻再也沒有找到,如他那樣一心一意,為我而勇敢的人。曾經,我以為我們之間的感情,僅是姬妾與城主的關係,我貪圖他的地位,他迷戀我的美色。直到他離我而去,我又在世俗間沉浮了幾年之後,終於懂了。如果是那樣,他不會為我而死,我不會一生追憶往事。”她長舒一聲,似是放下了一樁心事,“姑娘,這便是我的一生。多謝你了,願意耐著性子聽我絮叨這許久。”

 “婆婆莫說這樣話。我能聽婆婆講故事,何其有幸哉。”黛玉含笑道。

 她握住黛玉的手,輕輕在她手背上拍拍,這個動作,倒令黛玉想起自己的祖母,心內只覺一陣親切。“故事,是啊,是故事。這幾十年來,我一直找不到聽我講故事之人,今日看來,你竟是這有緣人,也圓了我幾十年來的心願。彈指間流年偷換,華髮朱顏。我已如此蒼老,也許哪一日就隨他而去。終於,也有個人,記住了我們的故事,記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