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制醬

 李延峰:“寧弟,你這是哪裡學的製法?”

 李延寧總不能說是他剪輯視頻學來的,只能隨口敷衍道:“書店的古書上看到就記下來了。”

 “古書上還記錄這種秘方?不怕大家看到都學會了跟他們搶生意嗎?”李延峰疑惑不解,哪家有了秘方不是捂著?

 李延寧心裡一個咯噔,他倒是沒想那麼多,略一思索後道:“大姓氏族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秘方多,家族子弟也多,無法一對一傳教的話,秘方通常會詳細記錄下來編成書冊。

 “前朝戰亂,許多氏族或逃難或落寞,不少家裡都被抄了,幾代人的藏書、重要古籍和善本有的被搶,有的被燒,流傳於市面的也有。

 “我遇到的這本古書是一位喜愛到處遊歷的文人寫的,裡面的方子都是他遊歷時的所見所聞,只有大概步驟,沒有細節和比例,關鍵地方還語意不詳,所以要想成功我們還得自己再琢磨。”李延寧雞賊地提前為自己可能出現的失敗想好了藉口。

 李延峰:“寧弟,那你運氣是真好,這樣的古書我在書店一本都沒看到。”

 李延蘭吐槽:“那是你不認真讀書,寧弟有空就去書店看書、抄書,你有空到處瞎晃悠,能有什麼運氣?”

 李延峰嘀咕:“姐,我現在也很認真讀書的好不好,讀書很難的,你以為大家都是寧弟,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我可沒有過目不忘,不過是勤能補拙罷了。別給我戴高帽。”

 “你就別謙虛了,你要是還拙,我們這些普通人就別活了!”

 李延寧無語,他真的沒有過目不忘,只是經歷過高考的洗禮,比較懂一些讀書方法罷了。

 李延寧:“我的學習方法不是都教給你了嗎?你每天照著做,考童生不是問題。”

 李延峰:“……”那也很難啊,不自律是做不到的,不過學了一段時間確實效果不錯。

 三人插科打諢的聊天時間裡,黃豆差不多晾涼了,三人加入炒熟的小麥粉,並使每一顆黃豆都均勻裹上粉,再在上面蓋上黃荊條。

 黃荊條是前幾日李延寧從千霧山上摘下來,洗乾淨並曬乾的。黃荊條本身是一味中藥,用來捂豆子,可以讓豆子更容易產生黃綠色的菌絲,發酵好後的豆醬也會更香。這個季節天氣還不太熱,需要多發酵幾天。

 李延蘭問:“寧弟,現在做什麼?”

 “等。”

 “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