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杜書仁 作品

第450章 格物致知為啥發展成了存天理滅人慾?

 在認識“理”之後,融會貫通,並按照“理”的要求奉行不悖,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這就是理學的根本。”

 往日裡水溶聽其他的理學儒者講學,或者自己看相關的書籍,總覺得理學有些玄而又玄,晦澀難懂。

 如今翟聞這般深入淺出,化繁為簡的解釋,倒是讓他對理學多了幾分不同的理解。

 水溶心中暗自思考,翟聞剛剛說的理論和物理甚至科學很是相似,但是為啥理學學者們不去研究宇宙和自然的奧秘,也沒有投入數理化的懷抱,反而偏到了哲學上頭去了,最後甚至發展成了存天理、滅人慾?

 水溶不理解廣大儒學學子對數學甚至科學輕視的思想到底是哪來的!

 於是水溶有些疑惑的問道:

 “翟公,我有一個疑惑,理學的格物為何不研究自然之理呢?

 比如太陽為何升起落下,潮水為何漲了又落,葉子為何是綠色的,人在水中為何會浮起。

 中華泱泱幾千年,無數英才,研究這萬物之理的卻少之又少,就算有大儒,精研的也是思想境界。

 那些科舉的學子文章做的花團錦簇,卻不知《齊民要術》是何物,書架上洋洋灑灑無數本聖人著作,卻沒有一本《農政全書》。

 我雖然年紀小,尚且在學習政務,但也見識過了不少朝中官員。

 戶部的老爺竟然不知農事,工部的沒有讀過《天工開物》,治水的卻沒看過《水經注》,提出的治水方案如同天馬行空的空中樓閣,沒有半點可行性。

 數術之道、萬物之理遍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何卻被儒家的大部分學子視為小道呢?”

 翟聞正了正臉色,定定的看著水溶說道:

 “我接下來的話恐怕有些交淺言深了,出於餘口,入之你耳。”

 水溶點了點頭,他一定不往外說,所以接下來翟大人要開始說什麼限制級的話題了嗎?

 翟聞沉吟了一會,清了清嗓子說道:

 “這聖人經義之所以被視為正道,而詩詞歌賦為小道,數術乃外道,百工為奇淫巧技。不是數術和百工無用,其根本原因在於科舉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