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歌 作品

第245章 番外:關於封地的發展(3)

 陳昭聽聞施麗蝶要從自己的私庫裡出錢,頓時有些驚訝: 

 “公主,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若是都從私庫裡出,那您得補貼多少?” 

 “誰說我要補貼了,我這是借出去的。”施麗蝶笑道,“你讓人把賬給我記好了,欠條給我寫好了,等以後盈利了,從收上來的稅款裡面扣。把我的還清了,剩下的才是封地的盈利。” 

 陳昭聽了這話,並不覺得鬆一口氣,只說道: 

 “公主就這麼肯定,封地就一定能盈利?退一萬步說,就算盈利,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若是要等十年八年,公主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等唄!”施麗蝶不以為意,“錢財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說實話我並不是很看重,如果能用來發展民生,讓封地更加繁華,那我是願意的。” 

 當然,話是這麼說,但沒有人不喜歡錢。 

 如果封地發展起來了,稅收有餘額了,她自然是要把本錢要回來的,可如果真的十年八年收不回來,她也不會追著這筆錢不放。 

 陳昭聽懂了施麗蝶的意思,起身朝著她拱手鞠躬: 

 “公主大義。” 

 “好了,忙去吧。”施麗蝶笑道,“我等著你的好消息哦。” 

 陳昭從施麗蝶這裡拿了她私庫的鑰匙,然後去勤勤懇懇的去忙活了。 

 農業、工業、商業同步發展,他按照施麗蝶提供的政策,對農業補貼,對工業扶持,對商業照顧,一時間,封地各行各業百花齊放。 

 工廠在慢慢增加,來應聘的工人也越來越多。 

 這一舉措,給封地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原本很多已經無法下地幹活的老人,現在也找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比如剝花生、削土豆、剝棉花等等,這些不需要走動,也無需太大力氣。 

 不論是老人,還是女子,甚至是小孩都能做。 

 一個家庭裡多一個人做工,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多了一份收入,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商業街規劃也在慢慢成型,夜市的選址也在籌備中。 

 在這個期間,施麗蝶寫了一本能提高賬房先生工作效率的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