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更人胖胖 作品

第11章 喬遷之喜

 今天這個親戚結婚要擺酒,明天那個親戚生孩子又要擺酒,你不去可以,禮可不能少,哪怕是簡單的隨禮,這種人情開支多了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農民兄弟臉朝黃土背朝天,幹農活本來就沒什麼收入,每次有紅白喜事,都得求爺爺告奶奶去外面借錢撐場面。 

 有人會說,沒錢就不去嘛!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呀! 

 不去?呵呵…開什麼玩笑?你以後還要不要走親戚了? 

 這都是人之常情,你不去都不行,整個全中國都這樣,難道就你一個人例外嗎? 

 就說這次辦酒席,老三叔就開玩笑的說:“咱家隨了那麼多份子錢,今天總算見到回頭錢了!” 

 說歸說,為了辦這場酒席,老三叔可算是下了血本。 

 八毛一斤的豬肉,光豬肉他就買了兩百多斤,還不包括米油鹽醬醋,香菸和糖果也了不少錢,還有那些雜七雜八的香料輔料,看起來不多,卻著實花費不少。 

 紅燒肉、粉絲豬雜、香芋扣肉、小炒肉,每一桌宴席上都是實打實的硬菜,保守估計這場酒席支出在400元以上,還不包括自己貼補的那些蔬菜和大米。 

 400多塊在那個年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相比收到的那點微薄的禮金,老三叔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個年代的人碰上要辦紅白喜事都是一臉凝重,往往一場宴席下來,家裡就平白的多了一筆沉甸甸的外債。 

 它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你的心頭,透不過氣來。 

 那個時候的擺酒還沒有後世的奢侈和浪費,相對比較務實,辦酒席用的菜都是自家菜園子裡面摘的。 

 可是即便如此,有很多東西也是農村所沒有的,需要用錢去購買,老三叔是個愛面子的人,寧願借債也不願丟了面子。 

 譚震記得上一世就是因為建房還有辦酒席欠下不少外債,一直到譚震讀中學都還沒有還清。 

 劉英很早以前就在為這一天做準備了,她就像一隻過冬的老鼠一樣,在家裡的木箱裡面儲存了不少好東西。 

 有去年就存起來沒有吃完的糖果,有放了很久的粉條,還有託人從外地買回來的香菇幹、木耳幹、黃花菜。 

 劉英從木箱裡面拿出來的時候,譚震甚至看見裡面有不少蟲蛀的痕跡,顯然放的時間已是有些久遠,看的譚震也是心酸不已。 

 為了囤積這些物資,想必母親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農村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不管辦什麼事情,靠的就是一個字“攢”,很多東西都是靠著“攢”出來的。 

 不管是建房這種大事,還是舉辦宴席,都是很早就計劃開來了,沒辦法,窮家富路嘛,就連這場酒席,母親也是很早以前就在計劃,今天才得以實施。 

 雖然日子過得艱辛,不過今天劉英還是很高興的,疲倦的臉龐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