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115章 華夏古風音樂的新高度

“楓葉將故事染色”,楓葉本由歲月染紅,經歷春秋故事而成紅亮招展,已是別具情味;

此處卻又是楓葉多情,移情於主人公的故事而著色,進而使人物將結局看透,平添了多少離別傷感和分手無奈。

編曲以古樂器琵琶、二胡配合,左傑辨識度極高的低沉吟唱,把聽者的靈魂都送到了馬致遠的秋思裡面。

歌曲的整個音樂平穩和緩,娓娓道出心事,沒有高漲的情緒,也沒有高亢的激奮,是那種慢慢浸淫人心打動心腸的旋律。

暗裡的一支《東風破》琵琶曲,支撐著歌曲的故事,左右著人物的心情。

其中琵琶與二胡的大量運用,更使曲調悠揚娟逸。

彷彿是在譜一曲幽美的山水畫卷,揚一場暗暗東去的長風,風中畫裡,離愁幽幽。

這首歌講述了一個浪跡天涯的遊子舊地重遊,在寂寞的夜裡思念故人。

回憶了一段青梅竹馬卻在亂世中煙消雲散的愛情,如今只能在過往的遺蹟中落寞的思念。

舒緩的節奏和古典懷舊的畫面,會讓人突然覺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前面的曲調是低沉的,到了這句話就高昂起來了。

而且在他的第二遍副歌重複的時候,已經有無數人在跟著他合唱了。

那種場面是一種任何人看了都要熱淚盈眶的感動,再加上這首新曲風所帶來的重大歷史意義。

所有人都在越來越大聲的合唱裡站起了身子,他們的內心在下意識地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左傑的敬重。

並且目前身在現場的人,都將會成為歷史的見證人,在親眼見證了一首華夏風歌曲的完美誕生過程。

因而此時的人們內心不僅有駭然,震驚,感動,還有一種見證人的凝重感和幸運的感觸。

連那些現場專業人士中的白髮蒼蒼老者,都在以一種莊重的神色跟著起身,眼睛裡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因為他們心裡都很明白,左傑這個年輕人做到了他們所有人都沒有能力做到的推陳出新,對於面向全世界推廣華夏文化,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責任感。

的確,毋庸置疑,這首歌是流行音樂裡面華夏風的鼻祖,也是左傑所謂的華夏風理念的付諸於實施。

或者後來人會覺得不屑,但是就此時此刻來看,除了他,根本沒人可以做出如此動聽的曲子,畢竟傳統古風中只是靠5個音的架構。

加上同樣開闢出新古韻文字風格的歌詞,與這首歌的旋律渾然天成。

用接近詩句的表達方式來書寫,看似不搭調卻極富想象力,此曲風行勢在必然也會迸發出來的超強殺傷力。

有著特殊語境的琵琶曲縈繞在耳旁,像是跳入時光的隧道,迴歸到年少之時。

那個階段是最為值得回憶的年代,隱隱的失落感,這首歌完美的演繹出對於時間白朐過隙的無奈,把古風音樂之美髮揮得淋漓盡致。

整首歌完畢,不等左傑鞠躬身起,滿場的熱烈掌聲就鋪天蓋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