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115章 華夏古風音樂的新高度

夾雜著女孩們的尖叫聲,已經更多的高聲喝彩,讓有限的錄影棚空間被一種近乎於狂熱的氣息所填滿。

這種嘈雜足足持續了好幾分鐘,才在何老師的有心引導下,好不容易平息下來。

顯然杧果臺是有精心安排的,因為何老師接下來現場採訪了坐在頭一排的幾位音樂界資深人士。

一位老者還要站起來說話,被何老師給勸住了。

“想請教一下左傑小朋友,你的華夏風歌曲顯然是成功的,請問你的創作理念是什麼,有沒有這種新風格的概念性的東西?”

他是有資格稱呼左傑小朋友的,因為看他的歲數,怕是七十以上了。

左傑老實回答:“請教可不敢當,我的一開始設想就是想嘗試,嘗試一下基於我們華夏古典樂器琵琶及古代的詩詞情調的元素之上,融入了西方的樂器甚至r&B曲風,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效果。”

“慢慢的探索之後,我發現還是可行的,個人總結出來三古三新的融入方式,不敢說是概念化的東西,姑且稱之為個人心得吧。”

“三古三新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通過這些框架化的內容過渡,我個人理解的華夏風的風格算是基本確定,成為其後我創作此類歌曲的重要參考內容,用詩寫歌,境界也許更高一些。”

“我向來推崇咱們華夏傳統文化,對傳統精神的歌頌,沒有絲毫年代感,任何時候聽也不覺得過時。但還是想跳出以往華夏古風片面追求傳統精神的圈子,把傳統文化精神和普通大眾的生活結合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和舒適。”

“我理解的華夏風是華夏精神,華夏文化的表達,不是感情上的矯揉造作,不是文字上簡單的詞藻堆砌,更不是刻意的煽情,而是從歌曲中能聽出華夏韻味,能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共鳴!”

“談完曲調,接下來就是歌詞,我認為的歌詞是歌曲的靈魂,當靈魂在行走,便唱進了你的心中。字裡乾坤,就為我們很多古詩詞的水平幾乎達到了巔峰的最理想境界。”

“所以我想借鑑字裡乾坤的具象表達方式,來融入這樣的一種新音樂形式,所以我的創作理念是曲調無非上口悅耳即可,詞句確需引人共鳴為佳。”

“就像創作這首東風破時,我腦子裡的畫面是東坡詞的意境,現代文明的種種浮躁便自然而然悄無聲息地化為‘愁’字。時間該怎麼偷?蘇東坡以‘誰家琵琶東風破’寄予時間音樂的比喻。”

“我想到的就是這句無奈用楓葉來解釋誰在用琵琶彈奏這曲子。這與我常常想到的一個問題有染:時間一直在走,我該怎麼抓住她!不解,不解,虛妄,虛妄。”

“但我以為此曲詞的本質意義,要表現的是市井小人物對唯美愛情的憧憬與無奈,後時代意義上的東風破。而蘇東坡寫個人的孤獨充斥人生,茫茫無期的生活際遇,一曲東風破,道盡回憶離別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