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八章:兩聖論道,天理如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看到上空的鵬鳥。

    ‘朱聖’眼中流露出惋惜,他放走蘇子由等人,何嘗不是在給對方機會。

    一個不與自己為敵,自取滅亡的機會。

    可惜,對方還是來了。

    “以儒立教,乃萬世太平根基。”

    “即便爾為當世之聖,也沒資格阻撓本聖立教,造福萬民。”

    ‘朱聖’開口。

    話音剛落。

    一道身影便倏地出現在臺上。

    百姓們舉目望去,望著那道熟悉的身影,臉上頓時露出激動之色。

    蘇聖,回來了!

    而此時。

    蘇長歌看著朱聖,眼中有些驚訝。

    他本以為是董聖假冒,但面孔的確與朱聖萬分相似。

    差不多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再結合剛才朱聖立誓時所用的名字,如果真是董聖偽裝的話,天地不可能發現不了?但觀其行,跟朱聖又有很大不同。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

    對方是董聖也好,朱聖也罷,目的都是為了立儒教。

    而他便是為了阻止此事而來。

    道德治世。

    聽起來確實很不錯。

    但只是聽起來。

    道德不應該跟天理掛鉤,它可以當做道義或默認的規矩,僅此而已。

    畢竟道德的本質是約束自己,而不是綁架他人,若真按這一套走下來,初看確實很太平,可人間也會趨於沉悶麻木。

    隨即,蘇長歌出言辯駁、

    “你憑什麼認為此舉是造福萬民?”

    聽到這話。

    朱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蘇聖,你覺得這個天下,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發生爭執?”

    即便知道蘇長歌是來阻止自己的,他還是沒直接動手,或者說不捨得動手,因為在他看來,蘇長歌是世上最接近自己的人。

    殺了他以後。

    再想找到這麼個人,可能要過數百,乃至上千年之久。

    因此,他想在動手前說個痛快。

    “差異、慾望、理念。”

    蘇長歌簡短作答。

    聽到聲音,朱聖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與人之間天生便存在差異。”

    “有人愚笨,有人聰慧,有人富貴,有人卑賤,世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朱聖開口:“此差異,即便聖人也無法更改,但卻可以另闢蹊徑,雙方爭執根本,雖起於差異,但皆因寡者不忿,富者不仁。”

    “所有想要消除爭執。”

    “倘若做不到抹平兩者差異,那便唯有排解雙方爭執之心。”

    “使寡者安之若素,富者仁義有加。”

    話音落下。

    蘇長歌瞬間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解決不了問題。

    那就解決產生問題的人,讓他們不要製造出問題。

    種田的就老實種田,砍柴就老實砍柴,富人就安心當富人,不要欺辱他人,這樣一來各司其位,自然就沒有問題了。

    但這樣可能嗎?

    蘇長歌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覺悟。

    或者說這不是覺悟不覺悟。

    這是在遏制人性,在抹殺掉底層百姓上升的可能,根本不可能實現。

    說個最簡單的,如果你每天都努力耕地,結果窮的飯都吃不起,這種情況下讓你安之若素,怎麼安?根本不切實際好不好!

    正想著,朱聖的話再次響起。

    “存天理滅人慾。”

    “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慾;義即是天理,不義即是人慾;忠即是天理,不忠即是人慾;孝即是天理,不孝即是人慾。”

    “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飲食男女,人之天理。”

    “但有的人慾壑難填,索求甚多,為滿足多餘谷欠望,而損他人之利。”

    朱聖開口:“本聖以儒立教,以道德治世,人人依三綱五常行事,虛靈不昧,具天理而應萬事,不再因心中之谷欠爭執,。”

    “如此,乃造福萬民哉!”

    大言煌煌,迴盪在整個神州,引起世上無數人的深思。

    這番話說得確實有其道理,並與前面的差異互補,人人都依照天理行事,寡者不生貪慾之心,富者心存仁義道德。

    若朱聖所言的一切都能實現。

    天下爭執將少去大半。

    “不愧是朱聖,繼文亞禮董四聖後,集諸儒之大成者也。”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存天理滅人慾,朱聖學問光耀千古,乃治世之良藥。”

    “天下紛紛皆因差異和心欲所起,蘇聖之言一針見血,而朱聖亦是對症下藥,二者皆是千古無雙,此番對話,妙哉。”

    “二聖同世,天下將興!”

    一道道聲音響起。

    不少人一臉尊崇的朝皇都方向望去,恨不得在現場親眼瞻仰兩位聖人。

    也就在這時。

    蘇長歌那清冷的聲音響起。

    “朱聖之言。”

    “晚輩實在不敢苟同。”

    “天理是虛的,肚子是實的,以天理治世,天下人難道就能吃飽飯嗎?”

    “更何況,天理為善,亦可為惡。”

    “平常人捕風捉影之言便可殺人,汝以道德治世,世人皆觀他人言行,稍不符其眼中道德,便口誅筆伐,以仁義殺人。”

    蘇長歌開口:“譬如有小兒溺於水,路過之人不善遊,無法搭救。”

    “旁人見之,皆謂其見死不救。”

    “一女子被地痞欺辱,路人手無寸鐵,勢單力薄,見之而無力救之。”

    “此舉在其他人看來為怯懦之舉,皆罵其不仁不義,殊不知路人已有家室,上有七旬老母,下有幼子,若其上前搭救而殘死。”

    “誰人憐憫路人母子?”

    “然眾口鑠金,其鋒利遠勝刀劍,此二人只是路過,卻要被言語所傷。”

    聲音郎朗,席捲整片神州天地。

    此刻無數人低下了頭。

    其中有不少之前還支持朱聖的言語,但蘇長歌的話卻是另一種觀點。

    朱聖從道德的好處出發,蘇聖卻看到了道德壞處,道德是好的嘛,當然是,可人人皆以道德約束他人就不是好事了。

    畢竟人所見到的都是片面。

    如那溺水孩童。

    如那被地痞欺負的女子。

    有誰關心路過的人會不會游泳?

    有誰關係路人有沒有家室?

    所有人只看到路人面對溺水孩童和被欺辱的女子,沒有上前搭救。

    一念至此。

    無數人站在蘇長歌這邊。

    不僅因為之前對他就很是敬佩,更是因為這番話在理,也維護了所有人利益。

    “蘇聖不愧為當世智者,洞若觀火。”

    “道分陰陽,道德亦有壞處。”

    “聽完蘇聖之言,方覺道德治世之弊處,道德只能治己,不能治人。”

    “心即天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相比之下,蘇聖的學問似乎要略高一籌,朱聖雖心存世人,所行之事卻於世無利。”

    一道皆一道的聲音響起。

    而此時。

    朱聖並沒被蘇長歌言語所說動,對方提到的可能他早就想到。

    “以天理治世,非是讓人人都依照天理行事,而是以天理來約束本心,行事不違背天理。路人無力救之,可有違背天理?”

    “人力有時窮。”

    “只要不逾越天理,在其矩內,便可稱得上善,能依天理行事,則為大善。”

    “善者無咎,大善者當彰。”

    “本聖設立儒教便是為此。”

    朱聖開口。

    他設立儒教就是為了維持道德治世,讓人去監督、宣揚、表彰道德行為。

    “你的辦法看似可行,但聖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百姓的悠悠之口你可管得住?儒生監督百姓,那麼誰來監督儒生?”

    蘇長歌繼續提出自己的質疑。

    “天地自會監督。”

    朱聖出言道:“說來還要多謝蘇聖,為儒道立心,使善者身具浩然正氣。”

    “若有儒生膽敢欺壓百姓,浩然正氣便會瓦解,文宮亦將坍塌,有天地為鑑,只要循著失去浩然正氣的儒生查下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