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二十二章 一時之差

    (本章未完,請翻頁)

    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等人的率領下火速向東南開進。其多為騎兵,但是受道路限制,速度始終不快。

    東路明軍從酉時末刻開始攻擊,至殲滅阿敏和扈爾漢部用了一個時辰有餘,又用了多半個時辰打掃戰場,時間已是亥時中刻。此時後金軍主力距戰場還有二十餘里。

    明軍各部接到軍令後抓緊時間快速向寬奠撤退。楊林與張魁武等人跟隨大軍一起行動。

    一個時辰後已是午夜子時。皎潔的月光遍撒大地,銀色的光輝普照萬物。但是在家哈嶺南谷附近的山上山下,到處都是後金軍陣亡士卒的屍體。

    舉目望去,死者相枕、牲馬皆殤。這是薩爾滸大戰中後金軍成建制傷亡最重的一戰。

    代善等人望著眼前屍橫遍野的戰場,臉色鐵青一言未發。所有人都沒預料到明軍竟然會識破埋伏,將計就計予己方重大殺傷。

    彼時,一些逃散和藏匿起來的後金兵見山下來了大隊人馬,便知援軍已到,三五成群陸陸續續的逃回來。

    到了近前將經過詳細說了一遍,這讓代善等人的臉色更難看了。以多擊寡、埋伏偷襲是己方常用的戰法,沒想到今日竟被明軍以此算計了。

    “報——!”一名哨探打馬來到代善面前,抱拳施禮到:“稟報大貝勒,我們在來時路邊的山林中找到了二貝勒,他受了箭傷。”

    “二貝勒現在何處?傷勢如何?扈爾漢侍衛又可曾找到?”代善急切的問道。若是阿敏和扈爾漢在這戰中亡了或是被俘,那樂子可就大了。

    努爾哈赤的聲望不僅要受打擊,而且後金的凝聚力也要受挫。到時一些對後金表面臣服,實則不滿的人暗中串聯鼓動,說不上弄出什麼么蛾子的事來。

    代善生於萬曆十一年八月(公元1583年),身高五尺半,面略方,眉細長,鼻窄而直,雙目有神,唇上留有半寸的髭鬚(髭音zi,指唇上鬍鬚)。

    他十六歲從徵,曾因戰功被努爾哈赤封為“古英巴圖魯”。古英滿語意為“刀把頂上鑲釘的帽子鐵”,既英勇又硬如鋼鐵的勇士,是後金勇士最高的封號。

    代善雖久經戰陣,但此時的戰場慘狀也讓他不知該如何向努爾哈赤稟報。三千人馬一戰幾乎全軍盡沒,實乃後金叛明以來未有之大敗。

    “回大貝勒,二貝勒被親隨們抬著即刻便到。傷勢看著不重,就是失血有些多。”哨探小心翼翼的道:“扈爾漢侍衛我們還在找。”

    “嗯,知道了。多加派人手,一定要找到扈爾漢侍衛!”代善擺擺手,示意哨探退下。

    “嗻!”哨探領命而去。

    不多時,阿敏由一群后金兵用馬鞍抬著來到代善的近前。只見他渾身上下溼漉漉的,面色煞白、嘴唇烏青,裹著兩層厚氈毯的身體不住的顫抖,明顯是被凍得夠嗆。

    又見他右肩胛骨上,牢牢釘著一支二尺半長的花翎羽箭,箭尾隨著他的喘息上下微微顫動。而牛錄額真託保也是渾身上下溼漉漉的,裹著厚氈毯由後金兵扶著跟在後邊。

    阿敏臉色極為難看,頭上全是因劇痛而產生的的細密汗珠。這一箭若不是被肩胛骨擋住了,絕對會射穿他的肺部要他的命,這是他征戰生涯中受的最重的傷。

    “快讓醫官來!”代善一見阿敏的樣子就知道這傷雖不重,但絕對痛苦異常。骨頭上被深深插了一箭,任誰也禁不住這份痛。

    “慢,大貝勒、大哥......”,阿敏強打精神衝代善道:“遍告......遍告全軍將士,誰能捉......捉到射傷我的這人,我賞......賞他白銀百兩,男女奴......奴僕三十名,駿馬......駿馬十匹,其它寶物另......另算。”

    “好好好,我答應你這件事,你安心養傷便好。”代善上前抓住阿敏的手,裝作極為心疼的樣子,輕聲道:“二弟可知傷你的那人姓甚名誰,身材樣貌幾何?大哥發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