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鷹 作品

第二十二章 一時之差

    誓,無論天涯海角,定要捉住這賊廝為你出這口惡氣!”

    阿敏想了想,因為夜間看不清對方的五官相貌,他只記得那人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射箭又準又快。若不是有兩名親隨捨命保護自己,那麼自己早就死在那河邊了。想到此處,他是咬著後槽牙,把所有能想到的細節都講給了代善。

    一旁站立的牛錄額真哈拉布哈聞言卻是心中一動,這人的身形極象白天時的那名明軍小卒。又聽對方極為善射,隔著數十步的河流竟然箭無虛發,飛矢強勁,越發覺得便是那小卒。便上前將事情經過詳述一遍。

    代善等人聽罷卻是面露怒容和殺機,認為這人年紀輕輕便身手不凡,對大金實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

    尤其是三貝勒莽古爾泰,見平日與自己最要好的阿敏傷的如此狼狽,心中不禁怒火萬丈。

    他暴跳如雷、大吵大嚷的發誓要擒住對方。雖不知對方姓名,但他猜測以那人的精良騎射和無雙的勇武,其絕不會始終是一名無名小卒,終有露出真面目的時候。

    阿敏見好兄弟莽古爾泰為自己的事情發誓要報仇,不禁感動的紅了眼圈。

    始終未發一言的皇太極,制止了莽古爾泰的大吵大嚷,提醒代善道:“大貝勒,明軍現在雖已撤軍,但據報其多是步卒,經過此戰定會有大量傷兵和俘虜。我猜其定不會走的太快太遠。以時間算,我們與他們相差不過一個時辰。我軍若加速行軍定可追上。”

    皇太極生於萬曆十九年十一月(公元1592年),身高五尺三寸,體格健壯,面色赤紅,額頭飽滿,眉粗長略向下,雙目細長,眼皮寬厚,鼻樑矮直。是眾兄弟和諸將中唯一識字的人,也是最聰明的一個。應該說滿清若無皇太極為汗,其早已煙消雲散。

    代善聞言想了想,大笑道:“四貝勒所言甚是,為兄也是如此這般想的。只要我等兄弟齊心戮力,以劉綎那老匹夫麾下的羸弱之兵,如何擋得住我八旗軍威!”

    “大貝勒說的對,不管是誰,只要冒犯了我大金的天威,都要他付出極大的代價!”皇太極言罷微微笑了下。

    皇太極的話引的莽古爾泰和阿敏等人的齊聲附和,一時間群情激昂。

    皇太極待得眾人情緒稍穩,命人拿過輿圖指給代善道:“大貝勒請看,由我等現在的家哈嶺繼續向南二十餘里,便是富察(注1)。過富察不遠有片平原,地形開闊視野良好,俗稱富察之野(注2),最適合我軍往來馳突騎射。我軍若是能在那裡追上明軍,那麼他們將插翅難飛!”

    “四貝勒,打敗......打敗明軍後,你們可別忘了.......傷我......傷我的那南朝賊廝。抓住後.......一定要......要交給我處置!”阿敏不適時機的插話道。他想起對方那彎弓如月必置自己於死地的架勢,滔天怒意頓時就充斥了整個胸膛,恨不得扒了對方的皮方能嚥下這口惡氣。

    “好,二貝勒放心。我和大貝勒必會為你報這一箭之仇的!”皇太極微笑著拍了拍阿敏的肩頭,向親隨道:“將二貝勒抬下去,請醫官為他好生療傷!”

    “嗻!”一眾親隨應聲抬著阿敏向後走去。

    代善看著輿圖,想了想對皇太極道:“四貝勒,我們與明軍相差了一個時辰的路程,按他們的行軍速度應該早就過了富察了,我們恐怕不能在那裡追上他們了。”

    “大貝勒,行軍打仗如何能皆遂人意?我們只管追上去便是。只要明軍沒長翅膀飛走,終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皇太極悠悠的說到,就彷彿這場戰事與他無關一般。

    -----------分割線-----------

    注1、富察,朝鮮史書稱其為“富車”。既今遼寧省桓仁縣鏵尖子鎮紅塘石村至東堡一帶。

    注2、富察之野,既今遼寧省桓仁縣鏵尖子鎮至紅塘石村一帶的寬闊大平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