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104章 鰲拜走的是邪路

少年人心性為促使董額毫不猶豫就站出來將矛頭指向燕京正在同宮中“對峙”的鰲拜。

阿密達也看到了這一點。

荊州一反,蘇克薩哈便沒有罪!

有罪的反而是鰲拜!

鰲拜既然有罪,那就應該以死謝罪。

鰲拜一死,白黃的爭鬥局面肯定就要立即翻轉。

被打壓十年之久的白旗有望重新登上朝堂中心舞臺。

不少官員都想到了此節。

白旗的肯定是精神一振,事大有可為。

黃旗的則必定是心中一突,目中充滿警惕。

紅、藍兩旗的則各有各的算盤。

至於蒙古、漢軍各旗的將領,大多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管滿洲的白、黃兩旗誰壓倒誰,於他們蒙古、漢軍並無多大關係。

看熱鬧的心理較多。

傑書腦子轉的不慢,也意識到荊州發生的事情傳到燕京後,將會成為蘇克薩哈的救命稻草,也會成為鰲拜一黨的夢魘。

前有黃龍山穆裡瑪兵敗導致京師八旗家家帶孝,後有荊州駐防八旗全軍覆沒,而這兩樁大清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慘事,樁樁都與你鰲拜有關。

穆裡瑪是你鰲拜親弟弟,荊州滿城是你鰲拜一手倡立,復叛的明將也是你鰲拜一手招撫。

說是罪魁禍首一點也不為過。

那麼身為輔臣之首的鰲拜,還有什麼臉面賴在臺上不下來!

鰲拜一旦下臺,大清的朝堂立時就要為之一新。

然而,傑書不會蠢的真按小叔叔董額的意思給燕京上書請誅鰲拜。

因為那樣做於他根本沒有好處。

要知道他這個康親王代表的不僅是皇族利益,更是兩紅旗利益。

不管是蘇克薩哈贏還是鰲拜贏,都無法動搖他康親王的地位和利益。

所以白、黃兩旗狗咬狗,對代表兩紅旗利益的傑書而言,其實並非壞事。

到底誰才是上三旗,誰是下五旗,誰在八旗更根正苗紅真不好說。

這幾十年間,八旗的地位可是不斷調整的。

流水的八旗,不變的愛新覺羅。

所以傑書沒道理摻和此事。

最重要的是,他不能給燕京,尤其宮中留下“親王干政”的印象。

這個可是慈寧宮那位最忌諱的事。

當初先帝死時,何以是四大異姓大臣擔當國事,裁決庶務,而不是繼續以攝政王叔總理國事?

因為,慈寧宮出手了。

所有人都清楚,四大輔臣的格局是太皇太后一手而為,目的是迫使皇族不得干預朝政,以確保她親孫子能夠和平登基,順利掌權。

現在鰲拜一黨坐大了,敢於跟太皇太后對著幹,慈寧宮這才不得不啟用傑書、董額等皇族年輕子弟,希望這些後輩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成為她親孫子執政的左右護法。

但僅僅是利用而矣。

骨子裡,慈寧宮對於皇族子弟還是抱有警惕之心的。

否則,這次接替穆裡瑪的就不應該是傑書這個未滿二十歲的康親王,而是年富力強正值壯年的安親王嶽樂。

傑書沒有品嚐過嶽樂當年獨掌朝綱的滋味,也沒有當皇帝的可能,犯不著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因此他不可能讓自己被“小叔叔”牽著鼻子走,更不可能以大將軍王的身份上書燕京請誅鰲拜。

且必須馬上壓制軍中白旗勢力,避免這些傢伙蠢蠢欲動再把他這大將軍王給坑了,因此立即厲聲對“小叔叔”董額道:“鰲拜乃先帝遺詔顧命大臣,從來國務政務皆委輔臣,詔旨甚明,誰敢幹預。縱是有罪,亦當報太皇太后,議政王公大臣會議決奪處置,豈是伱一貝勒妄言打殺的!”

言罷,直接喝問眾人如何應對荊州事變。

眼角餘光瞥了眼被他說的臉色青一塊紅一塊的董額,不再看其一眼。

當著這麼多人面被小侄子教訓的董額很是惱火,但剛要開口說話時卻被身邊的阿密達輕輕拽了下,並向他微微搖頭,便強忍不言。

阿密達是聰明的,他知道康親王是兩頭都不想得罪,也有種種顧慮,因而不可能出面上書燕京請誅鰲拜。

但這位年輕的大將軍王並未說不許他們上書燕京,且指出輔臣若有罪過需太皇太后、議政王公大臣會議裁決,這說明傑書起碼沒有站在鰲拜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