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145章 打探消息

 這匾雖然是鄭寬題的,可李遇陽和鄭寬八成互不相識。正如他謄抄墓誌銘賺銀子一般,鄭寬功成名就之後,給人題字也是合法的來錢門路。 

 劉三給李家門子送上手本沒多久,中門就被打開,一位中年文士慌慌張張的走了出來“不知鄭解元可在?” 

 鄭直一聽,趕忙應了過來,行禮“某,鄭直,見過李莊主。” 

 “不敢,不敢。”中年文士趕忙躲避,然後自報家門“末學後輩李遇陽見過鄭解元。” 

 鄭直本來以為這個李遇陽既然是張士隆的朋友,大概率是個十幾二十來歲的同齡人。卻不想竟然是一位四十來歲的長者,弄得他也不曉得該如何稱呼這位。按照規矩,鄭直根本不需要討好李遇陽,奈何對方比他大數十歲,更何況他也有求於人,只好含糊其辭。 

 “瞧俺。”李遇陽也察覺到了氣氛的尷尬,趕忙道“鄭解元,請。”看架勢是要親自為鄭直引路。 

 鄭直謙虛一句,倒沒有多麼驚喜,跟著李遇陽走進了李家。 

 一進院,他立刻發現李家竟然是高牆深院,想來這就不是普通的富戶了,總要還有些身份。眾人跟著李遇陽來到了前院,卻並不是往倒座房走,而是敞開著的二門。鄭直停下腳步“李莊主……” 

 若是至交,在主人的引領下進入內院以表親近也無妨,可鄭直和對方才認識還沒有一刻鐘。 

 “早就聽張監生對鄭解元推崇備至,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李遇陽想了想,一拍額頭“鄭解元放心,俺家的女眷都在偏院,這是俺家的正堂。” 

 鄭直一聽,倒是不好拒絕了,卻越發對李家的底細好奇起來。 

 留下陳懋和劉三在前院,他則隨著李遇陽來到二門正堂,分賓主落座之後,鄭直趕忙講明來意。 

 “這事好辦。”李遇陽當即拍著胸脯應了下來“本縣縣丞李楠李縣丞,素來和俺相善,莫講找最近一旬,就是最近一個月的邸報也無妨。” 

 鄭直大喜,拱手道謝“多謝李莊主。” 

 “應該的,應該的。”李遇陽提議“不如這樣,目下也到了吃飯的時候了,請鄭解元在俺這裡用些粗茶淡飯,順便等李縣丞的消息。” 

 鄭直自然不會拒絕,欣然答應下來。 

 李遇陽立刻開始安排,稍後鄭直被請到李家偏院的花園之中小酌。 

 “觀鄭解元的字,力而不失,展而不誇,如流水無蹤,又如行雲徘徊。鄭解元這一手字堪稱佳作。”李遇陽一邊不停讚歎,一邊小心拿起面前的字幅,繼續道“骨氣洞達,飄逸超邁。好字,好字。” 

 “李莊主謬讚。”鄭直擦擦手,忍不住也多瞅了幾眼他剛剛寫的字。 

 既然有求於人,鄭直的姿態放的就很低,得知李遇陽想要求一幅字,內容隨便。他自然也就很高興的提筆寫下了四個字‘知易行難’。這將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讓鄭直的心境也有變化,因此完成之後,他都詫異於自個竟然能夠寫出如此佳作。 

 李遇陽又看了一遍,這才將字幅拿給下人“送去後院,請大娘子和小姐一觀。” 

 下人立刻小心翼翼的接過,然後退了出去。 

 鄭直則在李遇陽的邀請下坐了下來。 

 也許因為鄭直的善意,此刻的李遇陽,相比之前的客氣,更多了一分熱情,不由自主的開始講起了他的家世。直這才曉得,對方的姑母正是趙府的坤陽王妃,難怪一個童生可以擁有這般的大宅。 

 正聊著,下人手裡捧著一個包袱走了過來“老爺,這是李縣丞讓小的帶回的。” 

 鄭直立刻想到了邸抄,卻沒有妄動。一來於理不合,太過著相;二來朝廷邸抄並不是誰都有資格看,甚至借出的。 

 李遇陽接過包袱,卻不打開,對鄭直道“在下家中頗有些收藏,不曉得鄭解元可有興趣一觀。” 

 “如此打擾了。”鄭直立刻會意,起身跟隨李遇陽來到了書房。李遇陽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書房的擺設,就將包袱放到了桌上,然後找藉口離開了。 

 鄭直則打開包袱,果然裡邊是厚厚一摞邸抄。也不光是最近一旬的,而是最近半年彰德府駐京報房提塘官從京師發來的全部邸報。 

 很快他就在最新一期邸報的不起眼位置,找到了要找的信息。十日前,大名府大名縣衛河發生一起河上劫案。水賊駕七隻小船,趁著夜色襲擊了一艘南下的商船。事發突然,船上的護衛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壓制在船內幾個分開的艙室。水賊洗劫了船上其他各處財物後,喪心病狂的堵塞了那幾個無法攻克的艙室,然後在船上放火。待天明後,得到消息的巡檢司登上船骸,共抬出四十二具屍體。 

 因為太過駭人聽聞,大名縣,廣平、大名等處提督巡捕指揮,大名府,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巡撫刺差真順廣大四府並真神定三衛御史,紛紛聞風而動。可事發時是夜裡,又在河道中,根本不是大名府乃至真定巡撫能夠處理的。 

 於是題本發往京師,內閣三日前正式向直隸,山東,河南三地衛河沿岸府州縣發出通緝,嚴查身份可疑之人,並派出刑部得力官員趕赴大名府督理各方搜捕。 

 這下子更熱鬧,彰德府,衛輝府,開封府,分巡河北道兼馬政兵備副使,河南提刑按察使司,欽差鎮守河南地方太監,河南巡按御史,巡撫刺差河南等處提督軍務御史;東昌府,分巡東昌整飭屯田水利僉事,山東提刑按察使司,欽差鎮守山東地方太監,山東巡按御史,巡撫刺差山東等處地方督理屯田提督軍務御史,傾巢而出也加入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