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145章 打探消息

 鄭直一行人在碼頭登船,直接沿著沁河南下,於武涉縣進入黃河,卻並沒有西行,而是向東在原武縣下船。重新購買馬車後,北上新鄉,依舊棄車登船,沿著衛河北上進入大名府浚縣繼而拐入漳河。船到彰德府湯陰縣後,又棄船換馬車繼續趕路。 

 幾日後車隊來到彰德府城西南的鄴城驛投宿。鄭直原本打算在彰德府城換船沿著滏陽河,通過葫蘆河,拐進滹沱河回家。如今只能滯留此地,蓋因不曉得出了啥大事,河南境內的碼頭這幾日不管是官員還是舉人都要查驗過所,執照。甚至部分官員的船也不能倖免,都要開箱檢驗貨品行李。 

 “五哥,有消息了。”劉三帶著陳懋走了進來,身上帶著酒氣。沒辦法,為了弄清楚到底啥狀況,眾人之中善於和別人拉關係的劉三就被派了出去。至於陳懋,則是劉三選的跟班,美其名曰查漏補缺。其實鄭直懂,對方是怕風頭太盛,惹人厭煩“一旬之前,有戶商賈在衛河上被人搶了,死了不少人。” 

 “那也不至於如此吧?”鄭直搞不懂,河道之上,看似平靜無波,可是每年多少水賊犯了多少案子,為何偏偏這件案子引來如此動靜? 

 “聽人家講,這次被搶的是幾家勳貴的東西,損失不老少哩。大名府巡檢司過去的時候,還從船上搜出來好幾箱子銀錠。”劉三補充一句。 

 事後搜檢都能有這麼多收穫,那麼意味著被水賊搶走的只會更多。鄭直就更奇怪了,京師勳貴啥底色他可是一清二楚。大部分都是寅吃卯糧,他們哪來的那麼老多的銀錠“那啥時候水道恢復正常?”上邊發句話要嚴查,吃苦的都是手下幹活的人。所以底下人也不一定有多大的積極性,估計也就是一陣風。關鍵就怕碼頭不查了,河面上的巡檢司依舊不鬆口,倘若如此,他同樣也不敢上船的。自從季兄被水淹死之後,鄭直就對江河湖海繞著走。這次逼得沒辦法了,坐了幾日船,果然讓他頭昏腦漲,嘔吐不止。 

 “不曉得。”劉三搖搖頭“不過按照俺們那的規矩,咋也要一旬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 

 鄭直點點頭“辛苦了。” 

 劉三和陳懋拱手退了出去。 

 鄭直瞅著屋內的五個銀箱發愁,這些銀錠的上邊都有懷慶府衙標記,若是被搜檢出來了,他可真的滿身嘴也講不清。 

 他現在掌握的消息實在有限,根本不足以讓他選擇等下去還是繼續趕路。思來想去,鄭直突然記起衙門每月定期都有邸抄,或許可以查到更多詳情。只是人生地不熟的,他誰也不認識,此刻才懂那句‘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 

 絞盡腦汁,鄭直終於想起同窗舉監張士隆不就是順德府安陽人嗎。如今國子監修業屆滿,想來對方應該已經回來了。雖說兩人不過點頭之交,可是這種弄個邸抄的小事想來張士隆還是不會拒絕的。 

 有了打算鄭直立刻行動,帶上陳懋,劉三騎馬進了安陽城。如今鄭直已經對朱千戶徹底放心,留下對方主持所有的事。至於為何帶上陳懋,劉三,很簡單再讓人放心的手下,也需要有人來制衡。可究竟是用陳懋還是劉三,亦或兩個人一起用,鄭直還沒有考慮好。 

 彰德府城舊稱安陽城,安陽老城增築於宋景德三年,皇明初年改築新城,因府縣共處一城,改筑後稱彰德府城。彰德府城共四座城門,東門曰永和,南門曰鎮遠,西門曰大定,北門曰拱辰。太宗第三子趙王朱高燧一脈建藩於此,同時英宗第五個女兒廣德長公主的駙馬都尉樊凱也是本地人。 

 一入府城,鄭直不由自主的就拿這裡和真定城相比。很快就發現,根本沒有可比性。真定城歷來就是扼守太行的軍事重鎮,雖然城內到如今還有大片空地,可是規模遠超彰德府城。 

 因為並不曉得張士隆家的具體位置,他只好漫無目的的打聽,倒是領略了這安陽的別有不同。 

 比如真定城就絕無僅有的親王城。鄭直幾年前在汾陽見過慶成王府和永和王府,不過那都是郡王府,頭一次見到真正的親王王城。雖然比不上皇城的壯麗,卻也是佔地廣闊,紅牆綠瓦。 

 幾經打聽,他們終於在黃昏找到了張士隆家。門洞是新修的,不過從這大門寬窄判斷,張家之前也就是個普通人家。應門的是個少年,自稱是張士隆兄弟,得知鄭直等人來意,對方如實相告,張士隆外出訪友了,多會回來,誰也不曉得。鄭直頓感失望,謝絕了對方留飯的邀請,放下禮物,轉身告辭。 

 沒想到出了門,沒幾步,張家兄弟又追了過來。告訴鄭直,童生李遇陽是張士隆好友,如果鄭直有什麼事情,可以找他幫助,對方的家就在縣署東南畫錦坊。鄭直大喜,立刻表示感謝。不用說,這話不會是張兄弟才想起來的。此人一看就是個實誠的,若是想講,剛才定會和盤托出,不會藏著掖著。應該是張家其他人看懂了鄭直來意,才打發張兄弟來相告。 

 有了具體地址,鄭直的速度就快了很多。直接找到畫錦坊,拜訪李遇陽,李童生家。相比張士隆家,李家看起來就要富貴很多,單單這大門,修的就氣派多了。雖然依舊是民制,卻用了金柱大門規格,博古圖案甚多,高懸門楣之上的是一塊寫有“李家”的匾額。字寫的也就那麼回事,細看,咦?好字,好字,竟然是鄭寬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