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羅小飛 作品

第55章 給出信任

 王明傑帶著華歆回到了自己的丞相府邸,讓他在自己丞相府裡的辦公。王明傑又一次覺得可以利用機會。來收納人心!他要抓住這個唯一的機會?他告訴華歆道:“華先生。您的屋子還沒有收拾出來,我也沒有找到合適方位作為您的家,這樣你就暫時住在這裡,委屈先生呢?”

 華歆也是心裡很感動。他自己一直也是在找機會,如今的機會在他的面前,他心裡要是沒有被動起來那是不可能的?他現在甚至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此時,華歆也是開口說道:“屬下真的是多謝主公,臣一定不會辜負主公的期望?”

 華歆雖然只是內政人才。但是王明傑也不想錯過他,如果用的好。到時候,也能夠發揮這個人的才華。這也就是何樂而不為?

 “真是委屈先生,要是我早點發現先生,先生也不至於如此。我每每想到這一方面。也是有些觸動。真是對不起先生!”王明傑表現得很不好意思。他也是開口說道?

 在古代收服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看到你的誠意。這樣他心裡才會覺得,你接受了他。你只要接受了他。他就會慢慢把自己的才華顯示出來。因此,從這方面,可以看出這個人不同尋常的地方。喜歡歷史,尤其是三國曆史的朋友一定對管寧,華歆不陌生。當然,即使不喜歡這段歷史的朋友,也應該聽過“管寧割席”的故事,說的就是管寧和華歆“割袍斷義”,“劃地絕交”的事。

 這三個成語的意思大體上相同,指的無非就是管寧覺得自己與華歆“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斷絕來往。這個故事被古人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之後,人們就有了出奇一致的看法,認為管寧正直,好學,品德高尚,是值得學習的典型;而華歆則是一個愛慕虛榮,貪財忘學,不值得結交的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

 其實單就“管寧割席”的典故來看,人們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殊不知管寧正直無爭,品德高尚確實如此,但說華歆貪財,愛慕虛榮卻是真的冤枉。

 馮夢龍的《智囊》中收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是關於華歆和王朗的。要說這兩個人真的有點難兄難弟的意思,華歆被“管寧割席”誤導成了人品低下,不可與交的典型。王朗則被《三國演義》宣傳的成了被諸葛亮罵死的腐儒代表。

 書接正傳,華歆和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難(怎麼樣,挺像難兄難弟的吧,避難都一起),這時突然有個人跑了過來,想要投靠他們,一起同行。華歆覺得這個人可能有問題所以想要推辭不讓,沒想到王朗卻對那個人說:“幸好我們的船夠寬,為什麼不可以呢?”於是三人同行。其實碰到有人有難,相幫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誰都可能會有有難處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人幫忙,無疑是雪中送炭!

 可是沒過多久,後面就有賊兵追到,一看自己可能惹了麻煩,王朗想丟下這個人。在人遇難之時,王朗有這種想法同樣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們這個反面教材人物華歆卻說:“我原也考慮安危的事情,所以當時有些遲疑想推辭不接納他。但是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接納他,又怎麼可以因為遇到危急時,而丟棄他呢?”於是依然帶著這個人一起逃走。

 相信你已經發現了,華歆是個聰明人,所以當初會覺得那人有問題,才不想因幫他而惹麻煩。但後來麻煩來了,又看得出華歆同樣是個重諾,講信用的人。既然已經答應了幫助那個人,就沒有因為怕惹麻煩而將麻煩推掉。就單拿這種見識和人品來說,華歆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不可結交的小人!

 所以我們不妨再來看看管寧為什麼會割席?原文中有一個這樣的描寫,說管寧和華歆二人一起在園中幹活,發現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如視瓦片石頭一樣,不加理會照常鋤菜乾活,但是華歆卻將金片撿了起來。也就是因此,管寧認為華歆貪財,故而看了華歆一眼。但是原文中是這樣一句“華捉而擲去之”,解釋起來是華歆撿起來金片後,看到管寧神色不對又將金片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