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74章 項家後人

 喔噢~!書籤上楷書墨筆,寫著“宋本東觀餘論重校之正卷”,紙張古樸褐黃。

 又是一本好東西!

 黃伯思,字長睿,別字宵賓,號雲林子,閩省邵武人。

 四庫全書中對黃伯思的介紹非常詳細,也很推崇——黃伯思學問淹通,自六經及歴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歴卜筮之說,無不精詣。縱觀冊府藏書,尤好古文奇字,對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彝器款識多有研究。其勤學警悟,又精於考證書畫碑帖與書學研究,凡所見所思俱能引經據典,考證詳審,為北宋晚期頗為重要的文字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

 黃伯思一生多有著作,如《東觀文集》《博古圖說》《翼騷》《石渠錄》《洛陽九詠》等等,其中又以《東觀餘論》對後世影響最廣。

 那麼《東觀餘論》又是本什麼書呢?

 淳化三年,宋太宗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王著是北宋翰林學士、兵部郎中,著名的學者文臣,他帶人集成《淳化閣帖》十卷。

 黃伯思在看過《淳化閣帖》之後,認為其謬誤很多,遂即自己下場,編寫《法帖刊誤》兩卷,辨析《淳化閣帖》錄書之真偽,龐雜考引,考證詳審。

 《法帖刊誤》兩卷,再加上一卷《古器說》,以及日常言論,合輯為《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是後世帖學研究的重要著作。

 盧燦手中的這本《東觀餘論》,說起來和盧燦還有點關係,是天籟閣項元汴的哥哥項篤壽,校勘重印的版本。

 打開書頁,赫然見紅色朱文印“嘉禾項氏萬卷堂梓”和白文印“桃花村裡人家”

 “嘉禾項氏萬卷堂”就是項篤壽的藏書樓正式名稱;“桃花村裡人家”則是項篤壽的別號。

 這本書還真出自於項家。

 再翻,又見一朱文圓印,為“車書樓楚東明父”,這是項家後人項桂芳的收藏印。

 項桂芳是項聖謨的堂弟,項元汴的侄孫,字楚東,號明父,書齋名為“車書樓”。

 書版框高二十三公分左右,寬十六公分出頭,半頁九行十八字,左右雙邊,細黑口,單魚尾。油墨亮澤,字跡清晰;紙張為白棉紙,三百年過去,依然有韌勁。

 印文清晰,油墨和紙張均為上品。

 好貨!

 再往後翻,又見一跨欄朱文印“研齋主人”。

 這是項桂芳兒子項玉筍的號。項玉筍是清初畫家,景陵知縣書籍末頁,又見陰文印“友華”。

 此人為項炳森,是天籟閣項家後人,道光年沐陽知縣,善書,工篆刻,又善弈。

 最後一枚印章為“桐隱”,這是項炳森之子項鳳書的字號。

 項鳳書是道光朝生人,喜飲酒,工八分,能篆刻,通畫學,病疫於同治朝。

 《玖寶閣秘錄》中,有一筆項炳森父子的記載,此後再無消息。

 黑市交易,原本是忌諱打聽消息的,可是,盧燦入手這本項氏後人藏書後,怎麼也忍不住。他將三本書攏在一起,抬頭看了看坐在對面的攤主面目,朦朧馬燈光影中,隱約有個四十來歲?

 “方便問一聲,這本《東觀餘論》,哪兒來的嗎?”

 對面攤主似乎有些詫異盧燦問出這種話,猶豫了片刻,來了句,“家傳的。”

 盧燦眉頭微蹙,又問道,“貴姓……工頁項?”

 如果對方是項家後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盧燦怎麼也得出手幫一把,畢竟,他家老祖宗還有不少好東西,在自家虎博藏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