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04章 人心

    “誒?”

    “哼!你可比他的兒子強多啦。”

    祝纓道:“怪他自己呀。而且,大公子挺好的。”

    “嗯,每回周遊闖禍,我也跟他岳母說,周遊挺好的。”

    “不是那個意思,您看,大公子回京之後,陳相家的內宅就安靜多了,笑話也少了。大公子還是有本事的。”

    “有,但不多。”鄭熹仍然堅持,陳萌是不如祝纓的。

    祝纓道:“那不一樣。我家屋頂漏雨、四壁透風,野外差不離,還得出去跟外頭野狗搶吃的。大公子,他的心思得放在家裡頭,才能有命吃香喝辣。高樓廣廈裡全是雷霆。所以這家裡,寧願缺著,也不能壞事兒。”

    鄭熹道:“唔,這話說得明白。李藏的案子,就派給你了吧,畢竟女監,你看著點兒,萬一有紕漏及時把坑給我填了。”

    “是。”

    話雖如此,祝纓也沒有馬上去女監,規矩是她自己定的,去女監她得再找人同去,此時大家都挺忙。而她手上還有事。她今天從陳相那裡弄到了點李藏家的詳情,得先把案情再疏理一下。另一個是明年終於又有明法科了,她心裡對大理寺有數,知道還缺人,但是這一次必然也是不會補滿的,她就要給鄭熹做好預案。

    鄭熹的話,祝纓都聽進去了,也忘不了鄭熹要提拔她。她有一個想法:做官,得攢人。不管做什麼事,都得攢個局才能做成,就像鄭熹的端午宴一樣。她要升走了,當然希望來一個能接自己班的人。

    也是為了鄭熹,也是為了自己。來了就得好好培養,帶一帶,比如算賬,比如得會處理大理寺的事務之餘還能給大理寺攢錢……之類的。

    再有,左司直出這趟差也快回來了。公文已經到了,明天到京。左司直給她寫的信裡說,出一趟雖然有所收穫,但是自己官職低微,並不能遍灑全大理寺,所以左司直這兩天要直接登門拜訪。

    祝纓得給他把明天結案的公文準備一下。

    又,快到年底了,她從現在就開始準備大理寺新年的東西了。大家到臘月下旬就自己置辦年貨了,你發得晚了,跟人家家裡重樣了,不好。

    有這些事情忙,她就沒去女監,因而也不知道女監發生了什麼事情。

    ————————————

    自己手下出紕漏的時候,上司不出現、沒有過問,這就是個懂事的上司了。

    武相遇到了這樣一個上司,但仍是被周娓弄得心情很不好,有點心累。自從與母親把話說開,說明了自己知道母親“前夫”的事,母女倆相處得比以前更自在了,她也就不在母親面前過份遮掩自己對差使的苦惱了。

    今天她帶著疲態回來,武母看到了,問:“怎麼?有煩心的事?”

    武相道:“以前說刺兒頭,現在才是真的見著了!那個周娓,竟說出是自己憑本事考過來的,不幹別人的事!還說同僚用心當差是巴結男人。真是瘋了!”

    武母道:“那你跟個瘋子計較什麼?不能打發了麼?”

    “就是不能,”武相說,“不但我,崔姐姐也不能。我們哪能做得了大理寺的主呢?”

    “那就請示祝大人嘛!他必是能的。”

    “那不顯得我無能了嗎?”

    武母笑道:“你要怎麼有能耐?事情辦不好,就是你無能。請教人,學會了,能耐不就來了嗎?你不巴結上官,等著上官來巴結你嗎?哪怕他得空漏出來一兩句,你也能受用無窮了。”

    “娘,您又來了。我不過是個從九品的獄丞,眼見也是沒個更大的牢房叫我管,叫我升。”

    “哎喲,能把官兒坐穩不叫人黜了,那也是不容易的!”武母說,“你要事事都做好了,還有上司什麼事?差一點,請教一下,聽我的。我先探探口風去。”

    “娘~”

    武母摟著女兒,笑道:“哎~”

    母女兩個看看這天的天色,冬天,天黑得早,就不在今天出門,武母準備明天白天去拜訪張仙姑。她已看出張仙姑的底子了,世上有不少這樣的婦人,自己只是平庸,但是肚子爭氣,你就不得不巴結她。張仙姑另有一樣好處,她樸實,不好拿架子,比那等因為自己不夠好就心眼兒小、看誰都覺得別人瞧不起她,必得在一些事情上有些奇怪的堅持來取得一些心理安慰因而折磨了許多人的人,實在是好太多了。

    今晚不出門,武相就跟母親撒嬌:“娘,你不知道,手下就八個人,個個都是豪傑!”

    她抱怨著吳氏,“她倒不跟我乍刺,可她只要在那兒,就是根刺”,因為是地頭蛇,是什麼都懂,是令長官不安的存在。周娓不用說了,車小娘子“人實在,可信任,有事本該倚重她的,可惜腦子不太夠用就不太敢使”,付小娘子“話忒少,全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一個個數來,竟都是要費心的。

    武母聽了道:“我兒辛苦啦!”

    武相摟著母親的脖子,說:“嗯!那咱們今晚一處睡吧。”

    “好呀。”

    ——————————————

    祝纓不知道自己被一對母女給計劃上了,她只知道現在老吳正在她家裡跟她告密。

    武相說了不許將事情外洩,但是吳氏心裡一權衡,可不想管她這一套。明擺的,周娓也沒服氣,那吳氏覺得自己就有義務提醒一下祝纓。實在不行,就把那小東西給開了算了!三條腿的□□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多得是!

    她回家就跟丈夫說了:“小祝大人手裡篩出去的人,京兆府還要呢!也沒見幹得不好!咱們可不能叫小祝大人吃虧。”

    小陶說:“她叫你不說出去。”

    “呸!沒有她,咱們照樣過活。小祝大人要是有閃失,咱們受虧!”

    “那去隔壁,跟岳父大人商量一下。”

    吳氏嫁得不遠,自家和孃家是隔壁,回孃家跟回自己家一樣。她把兩家院牆上打了個洞裝上門,睡覺的時候才插上,為的就是方便往來。也不用出大門,就在月亮門上敲一敲門板,說一句:“我回來了!”兩口子就去見岳父了。

    老吳聽女兒如此這般一說,就說:“那咱們不對別人講,然而要對小祝大人講。你們兩個跟我一同去小祝大人家,丫頭,你把聽到的都原樣學給他。”

    “小祝大人為人好,不會嫌我搬弄是非吧?”

    老吳道:“那你不會少說兩句?聽我的,進門前先準備好眼淚。不對,你現在就開始哭一哭!去廚房,拿顆蔥來!”

    吳氏被親爹押著切了半顆碎蔥末子,眼淚鼻涕都出來了,老吳道:“快,別染上蔥味兒。就這麼哭著。叫上車,走!”

    吳氏哭得眼睛都紅了,進了祝家就跟在丈夫身後,等父親和丈夫簡單介紹了情況之後,她才跪下來說:“小祝大人,我可太難了!上司的話,我是該聽的。可又不想您被矇在鼓裡。我可真是個罪人呀!犯口舌是非!”

    祝纓忙虛扶一下,對小陶道:“就看著老婆跪下呀?快扶起來!坐下來慢慢說。”

    杜大姐又上了茶點,那邊吳氏把怎麼車小娘子說周娓,周娓怎麼說,後來對罵、勸架都說了,連武、崔二人找她問話以及後來的訓話都說了。

    老吳關切地說:“小祝大人,您可要當心呀。這群娘們兒,以前沒幹過正經事,不懂規矩吶!我家這個丫頭,雖然也嬌慣,多少聽著我們的事兒長大的。”

    祝纓一直耐心地聽著,聽周娓的話時她也不生氣,聽到女卒們維護自己時倒是微微一笑。最後對吳氏道:“今天要多謝你啦。”

    吳氏忙說不敢:“只要您好好的。”

    祝纓含笑點頭:“大家都會好好的。你回去也別太與那人起爭執,該怎麼著就怎麼著。那也還是個孩子,慢慢教吧。至於你的上司,她們兩個也是新手,如果有事,你也多留心。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坐探,在幹不好的事。咱們都是為了大理寺好。大理寺好了,咱們大家就都好了。”

    老吳一家三口都笑了,說:“那是!不過還得鄭大人好,小祝大人好,您二位好了,我們就跟著好了。”

    祝纓道:“正好你們在,有一件事正要問一問你們——過年的時候,什麼樣的年貨更合京城的新年?我又不是本地人,往年過年都只管自己家的口味採買,今年得顧及一下大家。”

    “今年過年又有一樣額外補貼?”老吳問。

    “只要這兩個月別有旁的用項。”祝纓說。

    一家三口更加覺得自己辦了一件正確的事!吳氏也說了兩樣自己想置辦,但略有點捨不得多買的,想著這樣兩下一湊,就很寬裕了。祝纓道:“我記下了。”

    吳氏道:“哎喲,咱們大理寺可真好呢!我那妹子都羨慕哩!說,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也能出來當差哩!”

    祝纓道:“是表妹嗎?”

    “是,姨表妹。上回咱們選人,她害羞,沒敢去。現在可來不及啦……也不知道……”

    老吳咳嗽一聲,打斷了她,說:“這些事兒,大人們自有安排!人也都滿了!”

    祝纓道:“以後再招,怕要乾點苦活了。”

    吳氏道:“不怕!”

    祝纓點點頭:“你回去後要多上心吶!要看好這一次的囚犯。”

    “是。”

    祝纓道:“天黑了,我就不多留你們了,免得犯了夜。杜大姐,給老吳拿個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