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作品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二場、三場

    一般文人當然是推崇以文立國,把士大夫的地位推得高高的,但這是考官出題的真正目的?

    若是轉為中庸的腔調,文武並舉,就會將題目的議論方向帶到中庸上。

    這就是策問中最典型的題目考察方向,需要“預設前提”,不管是以文還是以武立國,都要講一個先決條件,也要講情況之發展,會試考題中遇到策問題目,那是要講辯證唯物主義的。

    朱浩的議論方向,索性就以“太祖以鞍馬定天下,驅除韃虜”作為點題的開頭。

    朱浩要闡述的觀點,以武安邦,以文教化世人,雖是並舉,卻以武為先,這是朱浩真實想法的寫照。

    你光靠文來立國有個屁用,不管是外夷入侵,還是國家內部出現動亂,你靠嘴巴能把問題解決?

    最終還不是要用到武力?

    讀書人不愛聽這些,但讀書是為了教化世人你不能不承認吧?戰場上殺敵不能靠四書五經也要承認吧?

    ……

    二題問“天時周禮”。

    三題論“禮樂安民,服化百姓之道”,提到幾位先賢的論調,有點像是唐寅在弘治十二年吃癟的“四子造詣”考題,這大概也是策問題所定的一個基調,就是在第三題上拿出一些先賢的說辭,以此來論一個有關聖人治國方向的題目。

    但這次因出題方向淺顯,不像程敏政那麼頭鐵,非要炫技賣弄,題目算是中規中矩,不會讓考生找不準下筆點。

    前三題都屬於經史策。

    只有第一題把方向引向大明立國之本,有點時務策的影子。

    第四題屬於正經的時務策,論江贛地方叛亂後安民細節,無非是減免賦稅等,不管是文人還是武人,這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第五題則是論海倭,這有點從時務策往戰略策的方向轉變,題目中多次提到“太祖收海民歸於內”的說法,這就提到了大明執行已久的海禁政策,最後仍舊以禮教安民之類的觀點作為結尾,有點文人治國想當然的感覺。

    ……

    ……

    一次會試,三場考試,通篇題目都算出得中規中矩。

    沒有特別出彩的題,算是緊跟時代脈搏,題目中幾次出現跟寧王謀反關聯的題目。

    相比於鄉試之前多考察考生對於四書經義的掌握,到會試這一級別的考試就比較側重考察考生治理天下的能力,如果只是那種讀死書靠死記硬背僥倖混過鄉試的書呆子,或者像祝允明、文徵明這樣光有才學而沒有治國遠見之人,遇到這種考試想中榜機會少之又少。

    朱浩在完成第三場考試後,也在思索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說封建科舉荼毒人心,但在某些方面的直觀和遠見,卻非後世一些考試能比擬。

    後世很多考試,主考應用文,就是一成不變的答案,再就是考人脈關係和臨場應變,對於天下大勢的考察僅僅侷限於設定答案後的片面考察。

    而封建科舉看起來都是以四書五經為基調,以聖人之言為藍本,卻因為聖人也沒規定說一定是天圓地方,考生對於家國大事的意見可以走向不同的議論方向,以此來判斷考生的治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