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503章 準備回京(中)

    漕河佔有突出地位並一直是唯一向京城運輸的幹線,主要原因是什麼?在漕河上運輸的物品數量及品種如何?如何管理漕河?怎樣才能不虧本?

    高務實很清楚,真正決定這一系列問題的,其實並不是自然環境,而是主導朝廷的思想觀念。

    但高務實暫時還搞不定這個問題,別說他現在只是區區一個舉人,就算他現在成了首輔都不行。要搞定這個問題,他不僅需要成為首輔,還需要皇帝的全力支持,還需要有一大堆的門生故吏、政治盟友,甚至還需要在士林之中擁有崇高的聲望,否則根本無法應對朝野上下的反對之聲。

    所以,他只能先避重就輕地把一部分漕運功能轉移到海上——這還是靠著當初高拱這個支持開海的首輔三伯才辦到的。

    然而,轉移了這一部分漕運功能之後,天津港就能發達起來嗎?當然不能。

    如果光是靠著這一部分海運漕糧的中轉生意,高務實的天津私港頂多能保證不會自己把自己餓死,想要發達肯定不夠。所以高務實一早就準備了配套的辦法,那就是……招商引資。

    當然,不是招商引資來天津建廠,而是通過將天津港的設施建設完善,吸引更多的南方商人通過海運把貨物販賣到京師、販賣到整個北方!同時又將北方的貨物通過天津港運回南方販賣。只有形成這種欣欣向榮的南北貿易熱潮,作為天津港的擁有者,他才能在其中獲得足夠的利潤。

    於此同時,高務實也沒有侷限於港口本身,他在天津港開始盈利之後,就開始瞄準更多的優良港口,同時還開始著手建造自己的造船廠。

    他依然沿用了此前的老套路,也就是提前購買荒地這個辦法,在環渤海區域內建設新港。迄今為止已經建設完成的新港口,包括遼東遼河出海口的營口港(這是高務實為了叫起來方便改的名)、灤河出海口附近的唐山港、山東北部的萊州港以及山東東南方向的膠州港(後世青島)。

    這其中,天津港、唐山港、營口港和萊州港四港是他的“環渤海商業圈”計劃的四大支柱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