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 作品

第471章 細細觀察 善其事先利其器

    同樣的道理,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我之前都過於浮於表面了,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懂了很多了,其實那只是皮毛而已,遇到真正懂工藝的人,很快就會敗下陣來,露出破綻來的。

    有一件事更我下定了決心,以後再去工廠的時候,一定要設身處地的去車間看看,看看機器,看看工藝,看看程序。什麼事呢?就是在一家漳州參展廠商那裡,我們相中了一款鐵線置物架,三層,方形,peter甚是感興趣,談了半天,可是最後卡在了價錢上,工廠表示他們已經利潤很薄了,那個業務員直接就把旁邊的一個技術員給叫了過來,請他一步一步的,一點一點的把整個產品給分解了,當然並不是把實物給分解了,而是分開報價,這樣子就可以很精確的分析出來成本了,這也說明人家已經是相當的有誠意了。

    可是peter表示,這個價錢確實不行,因為我們客人的銷售價就在那裡明擺著呢,你高了,客人利潤薄了,他們是不會下單的。工廠很是為難,雖然認為我們公司的訂單量確實很可觀,但是他們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再降了。

    我都看出來了,工廠的價格確實是已經無法再降了,再一味的砍價的話,那就真的傷到骨頭了,最後只有一條路,工廠拒絕接單。

    那人家peter自然也看出來了啊,所以他便轉移了話題,過了一會兒,他就提出了一個修改方案,就是改變產品的工藝結構,但是不改變產品的款式,並且用他的豐富經驗擔保,這種新結構絕對不會對產品的功能造成什麼影響的。

    工廠技術員根據peter的意思重新計算了一下,表示這個構思是可以的,確實能提高生產效率,大致的這麼一算的話,能提高20%左右,那也就是說成本可以降下來20%,這不就順利的解決了問題了嘛。這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啊,原來降本並不是僅僅把眼睛盯在用了多少料上面,從看不到的方面去改變才更有效果啊,厲害,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