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 作品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第1章 臨近畢業 借酒澆愁愁更愁

    公元1997年11月7日,彭城,立冬。

    我們94級的所有文化課都已經快修完了,作為第一屆不包分配的大學生,同學們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時候我才懂得了成績好,沒有多大球用,真正有用的是爹。那些有個好爹的同學,自然是興高采烈的準備去接收單位上班了,而我不行啊,只有靠自己了。

    這幾天都嘗試著去市外經委下屬的一家單位跑跑路子呢,那裡的人事科副科長是我一個家住紫莊鎮的高中同學的姐夫,前段時間,我同學帶著我去了他姐夫家,我咬咬牙,一狠心,花了200多塊錢買了禮物,這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啊,雖然對方沒有說什麼,可是我看得出來,他肯定還是覺得寒酸吧。

    但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禮既然收下了,我也算有個奔頭了,天天去的目的就是想混個臉熟,看看能否儘快給定下來,如果真的有點眉目,我再回家去找爹孃拿錢再給人家送重禮。今天下午又去了,幫著做了一下午的散事,其實也就是跑跑腿而已,但是仍然沒有給準信,直到天黑了才回來。

    宿舍裡,一堆人在打升級,撲克摔得啪啪作響。另外一撥人,有本宿舍的,也有外宿舍的正在圍著一臺9英寸的小黑白電視看著《三國演義》呢,不過信號時有時無,時不時的要有個同學跑到窗戶那裡,手裡拿著天線伸出窗外轉來轉去,一個勁的問,好了嗎?好了嗎?直到有人歡呼,好了,這個同學才停止轉動天線。

    本來小電視頭上有兩根觸角天線的,可是那個信號實在是太弱了,現在的天線還是我找到相熟的學無線電的同學,花了好幾天工夫在實驗室又敲又焊的,好容易才給搞出來的,不過信號有時候確實很不錯,運氣好的時候能收到三四個臺呢。

    負責校正天線方向的同學,滿心歡喜的剛把天線穩住,還沒有扭頭看上兩眼呢,就又沒有圖像了,所以只有讓他舉著天線並且保持動作不變才行,可是這位同學也想看電視啊。無奈,大家只能把電視轉到對著窗戶的位置,讓他也能舒服的看到電視,這樣大家才都有電視看。即使如此,每過一會就要換個人去舉天線,再經過一陣調整,再換人。

    看見我回來了,周康喊道,三哥,你來替我打兩把。他叫我三哥,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在家排行老三,其實我在家排行是老二,叫我三哥主要是因為我的身高是173.2釐米,恰好是根號3,再加上大學結拜的時候,我為了搶佔有利位置,便把年齡提高了一歲,這樣我就排到了第三,否則我就是最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