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二十九章 武當山四

 林陽走走停停,沒有任何著急。一個景區都轉上個天吧,半天的。相傳,

 真武大帝居住武當修煉四十二年,鳥兒在他頭頂做窩,荊棘長入他的胸腔,他全都視若無睹,終得功德圓滿。一天,玄武大道將成,來此梳妝更衣。紫氣元君化作一美貌少女為玄武梳妝,話語中盡顯挑逗之意。玄武不禁怒氣沖天,厲聲喝斥,要其自重。少女羞愧萬分,遂跳巖自盡。玄武見自己的一番言辭便要了一條命,自覺枉自修行半生,便也縱身撲向了萬丈深淵。這時,峽谷中五條青龍騰空而起,簇擁著玄武昇天而去,並受封為真武大帝。為感激五條青龍,真武大帝便在南巖宮後面修了一座五龍宮。後人遂將他跳崖的地方,稱作飛昇崖;把伸出巖壁的半懸的石板叫做“試心石”。又在他梳妝更衣的地方築臺修廟,叫作梳妝檯。這裡三面絕壁,只有山脊上的一條小路可達峰巔,躍頂眺望,武當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勝景盡收眼簾。

 相傳,紫元君超度太子到武當山修練時曾告誡:“摘其眾峰衝高紫霄者居之。”太子因選此處為居留之地,併名之為“太元紫霄宮”。明永樂年間,這裡的殿閣樓臺曾一度達到860多間。現存建築雖屈指可數,但那重簷九脊,翠瓦丹牆的紫霄殿,崇臺高舉,秀雅俏麗的父母殿以及眾多歷代遺留的神像、供器等藝術珍品,仍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

 殿內保存的製作於明萬曆四十四年的銅鑄武當山模型,就是一件極其珍貴的藝術珍品。它不僅真實地再現了武當山優美的自然景色,而且形象地描繪出黑虎巡山、五龍捧聖、梅鹿銜花、獼猴獻桃等有關傳說。在紫霄殿內左側,還橫放著一根長約十米的杉木,有人說,它是從別處飛來的神木,叫作“飛來杉”。其神異之處便在於它可起到傳聲筒和擴音器的雙重作用:此一頭的輕聲細語,傳到另一頭卻清晰可聞。所以,人們又把它稱為“響靈杉”。“紫霄聽杉”也就成了武當山逗人流連的一大景觀。

 位於武當山展旗峰半山腰,傳為太子修真之所的太子巖,更以其“黑龍去作人間雨,白鶴來棲澗上松”的幽趣,吸引著無數遊人的目光。太子巖實際是一個洞穴,因又有太子洞之名。在這一洞崖寬廣,洞底平坦,方石鋪地的洞窟正中,置放著一座元代初年建造的玲瓏別緻的小型石殿,殿內供奉著神態自若的太子童年塑像。洞後有池,甘泉常年不涸。洞頂水絲如簾,藤蔓飄垂。洞前石欄回折,紅牆屹立,別有雅趣。

 如機緣湊巧,你還有機會一睹“龜脖吐水”“金蛙叫朝”“雙瀑懸空”“喜鵲迎賓”等奇景奇趣。其中的“龜脖吐水”一景尤為奇異。這是闢在紫霄宮後竇間的一眼池泉,稱作“天乙真慶泉”,泉旁置一石雕斷頭龜,龜頭放在一側,每遇雷雨,龜脖便吐出一股清水,水質甘洌,被古人視之為“靈液化體”的仙水。

 在紫宵宮展旗峰南端的半山腰,還有一座雷神洞。它開鑿於元代的元統年間,是武當山著名道人張守清修練清微雷法和祈雨的場所。如今雷神洞的石殿裡供奉的是背生雙翅,鷹嘴鷂眼的雷神,他身邊立著的兩個侍從,一個叫司查,專門調查人間善惡;一個叫擊惡,負責懲罰行惡之人。遊人至此,不妨捫心自問一番,添幾分行善積德之心,倒是一樁好事。

 瓊臺景區有老君堂、老君洞、八仙觀等景點。其中利用山勢沿中軸線對稱佈局的瓊臺三觀尤有特色。瓊臺三觀是武當山三十六觀中最大的道觀之一。歷史上,三觀之間借錯落起伏的山勢修建有24座道院,道院之間有亭橋相連,因有“出門不見天,下雨不溼鞋”的說法,可見當時的瓊臺觀建築是何等的宏大而奇妙了。可惜,這些建築大多毀廢無存。瓊臺上觀僅存遺址,只保留著石雕玄武像等少量雕塑。瓊臺下觀現存正殿、配殿等零星建築。名氣最大,規模亦最大的瓊臺中觀,也僅存石殿、正殿、配房14間。2005年,瓊臺中觀進行了修復,除了對原有的建築進行加固粉飾外,還新建三清殿一座,使整個建築群更加嚴整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