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十五章 又多了一份感悟

 這次林陽來到了生門,林陽看到的卻是一片勃勃生機。奇峰雲海,無限的風光。形容山的險峻。長空棧道,鴉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丈峰、百尺峽、老君犁溝等處,親臨其境者,無不歎為觀止。東、南、西、北中峰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

 大山有豐富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主要分佈在前山的東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遙溪為冰川移動創蝕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鯽魚背等處是兩條“v”形谷和刨蝕蝕殘留的刀脊;最大的峰頂是三面冰斗刨蝕遺留下來的角峰;百丈泉、金字瀑為冰川穀和冰川支谷相匯成的冰川懸谷,群山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蹟於一體,兼有花崗岩造型石、花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典型地質景觀;山南巖體節理稀疏,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山後巖體節理稠密,多柱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有“山前雄偉、山後秀麗”的地貌特徵。

 群山經歷滄海桑田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結構。山垂直節理髮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

 山拱衛水,水環繞著山,山中共有河流600多條,其中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8條,

 山地水資源來自天然降水。該地區降雨量充沛,分佈以七十二峰為最大,是有名的暴雨中心之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局部地形對氣候起主導作用,雲霧多、溼度大、降水多,形成有特殊的山區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

 山高林密,奇花奇草,這就是升本給人帶來的勃勃生機。轉過了生門,又來到了景門

 一進景門第一感覺就是熱,赤壁千里,熱浪滾滾,一眼望去,開裂的土地都能把人漏下去,這是旱魃造成的嗎。

 咱們先說一下旱魃,很多人都不瞭解。

 說到旱魃,許多人心裡把她當作一個十足的凶神,認為她的出現,會給人類帶來旱災,旱災致顆料無收,致民困苦窮頓。旱魃,也叫女魃,身著青衣。

 先來介紹一下出處;《山海經大荒北經》: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有人著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魃],雨止,遂殺蚩尤。(妭)[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妭)[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

 赤水女子獻就是女魃,她居住在赤水。旱魃本是一位容貌秀麗的女子,她身份尊貴,是黃帝的女兒。也有說法,旱魃本為天女。

 之所以變為旱魃,是因為輔助黃帝戰蚩尤時,耗盡了神力,無法再回到天上。

 也有說法,是女魃在助黃帝戰蚩尤時,身竭戰死,死時黃帝與蚩尤雙方正在大戰,各路神明大顯神通。所謂的神仙打架,可以自行腦補啊,那是什麼場面,那根本剎不住車啊,女魃死後屍身被天雷誤傷,這是神仙的軀體,剛死的女魃把打在身上的天雷悉數吸收。這就引起了屍變,神仙之軀發生屍變,那後果是很嚴重的,直接把一位天女,硬生生改變了屬性。

 雷是極陽的屬性,被女魃的屍體吸收,陰差陽錯之下,女魃變成了旱神,而女魃也因此,再也不能回到天上做她的神女,只能在人間遊走。

 她變異之後,去了杳無人煙的北方,由此北方越發乾旱。地面上幾乎沒有水存在的痕跡,包括河中都乾涸,路過的人們都無法忍受這極燥的天氣。

 她所居之處,方圓千里之內,再不適合人類居住。女魃也儘可能地遠離人類,她本是神軀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即使她遠離人群,在人類遭受澇災的時候,卻去祈求女魃相助。希望女魃能到他們所居之地,以求驅散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