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詛咒 作品

第47章 大周朝政時局

 本章借鑑了不少資料,如果這其中有段句相似度較高,留言評論讓作者進行修改。 

 大週一統天下之後,太祖總結了群雄割據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適應統一國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機構,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大週中樞權力由三公行使: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 

 三公之的丞相居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萬機。丞相一方面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手握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另一方面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儲,賞功,罰罪等事,皆由皇帝委託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於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此時的丞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權的過大,為接接下來的武帝削弱相權,重用“尚書”留下伏筆。大司馬,為武將最高職,執掌軍事;御史大夫相當於副丞相,負責轉呈公卿奏事,監察、舉劾官吏等事務。是三公中地位最低的。 

 三公之下設九卿,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九卿的職權分別為: 

 太常:掌皇室宗廟禮儀:光祿勳:職掌宮殿門戶宿衛,兼侍從皇帝左右,宮中宿衛、侍從、傳達諸官如大夫、郎官、謁者等皆屬之;衛尉:帝的禁衛司令,掌皇帝所居未央宮禁衛,主管宮門屯駐衛士,專司晝夜巡警和檢查出入者之門籍;太僕:掌奧馬及全國軍政馬匹供應;廷尉: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大鴻臚:掌少數民族君長、諸侯王、列侯的迎送、接待、安排朝會、封授、襲爵及奪爵削土之典禮;宗正:掌皇室宗親事務;大司農:掌全國糧草、賦稅;少府:掌天下山海地澤之稅,以供皇室之用,職掌帝室財政。 

 三公是大周朝政務官,九卿則為事務官、行政官。三公商議朝中政令,九卿則負責貫徹實施。從九卿的具體職能來看,九卿多負責皇室私家事務,並非完全的國家公務機構,這充分體現大周的家族性。三公九卿各有自己的府寺,以處理本職事務。處理過的政務彙報給丞相,丞相請皇帝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