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與土豬 作品

第139章 蘇軾離開了

 蘇軾的想法已經是,走就走唄,他去杭州比留在這鬼地方強。

 封宜奴和王朝雲一起來了首《送別》,王朝雲琴,封宜奴唱。

 茶沒喝完,蘇軾一句話讓封宜奴花容失色:“怎麼還是半闕,要不我補上?”

 還好李清照懟了句:“蘇爺爺搶小女人東西是個什麼意思,我都沒說要補這半闕。”她知道這是封宜奴的心事,蘇軾這不是壞人好事麼。

 王朝雲道:“為老不尊,搶小輩東西,讓她慢慢想吧。”

 蘇家對於離開開封心裡是有點不捨,杭州再美那只是美,那個年代缺的不是山水,而是開封的繁華。但蘇家也知道,這樣很好,起碼不像上次,那可是純折騰。

 (後世回頭看那段歷史,那些人物,蘇軾除了結局有點慘,他真的贏下了整個世界。有文章、有詩詞、還有一個恆久的古蹟——蘇堤,菜都非得叫東坡肉。連隔壁彼岸那個小日子,都想把他當祖宗,對比那個半島,當祖宗和把人拉來做祖宗不是一回事。)

 ……

 望著蘇軾遠去的背影,楊元奇終究還是傷了,他沒有改變任何東西,蘇軾還是這麼走了,他回來與否都沒有任何意義,那不過是高太后最後的掙扎。

 楊元奇痛就痛在,他想抓住一點什麼,卻什麼也不抓不到,時間把歷史碾成了沙,從他指尖滑落。他不相信,楊家不是正在慢慢崛起,但他一進入到這個大時代,卻沒有改變什麼,這是一種很深的無力感。(好吧,主角,故事還在開始呢!)

 潘金蓮輕輕抓了抓楊元奇的手,微笑的看著說:“我們回去吧。至少我爹說,杭州很美!”旁邊李清照和封宜奴撇了撇嘴。

 ……

 朝堂那場爭論傳到了楊元奇的耳朵,楊元奇心裡更是很涼,他能感受到蘇軾那會子的孤獨,他是在為自己抗爭,也是在為自己吶喊。

 烏臺詩案在蘇軾心裡留下一道恆久的疤,這是大宋朝文人第一次用文字攻擊一個人,這在大宋朝文人主政極其少見。車蓋亭詩案亦然如此,當舊黨用同一種方式攻擊另外一個人,這讓深受其害的蘇軾出離憤怒。底線就是這麼一步一步拉低的,道德在這種時候非常重要,律法是判斷不出什麼的,這時候只能依靠道德!哪怕到了後世,律法也只是個低到不能再低的底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