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43 章





劉據雙眼亮晶晶:“舅舅好眼光。裡頭許多都是用的新式工藝,用銅管吹制,再配上工具掐捏。”




衛青神色閃動,他看向五顏六色的玻璃製品,面露思索:“剛剛所見有幾面邊框鑲滿碎寶石的鏡子,那些碎寶石的質地與尋常寶石不太相似,似乎與這些更類似。”




劉據一拍手:“舅舅厲害!那不是寶石,就是彩色琉璃。做完這些,剩下的邊角料丟了浪費,就廢物利用,研磨成碎粒,鑲嵌在鏡子上。這樣做出來的鏡子是不是很高貴華美,價值連城?”




劉徹&衛青&霍去病:!!!




竟真的是琉璃!不但如此,還是“廢物利用”。




你管這叫廢物?




三人同時沉默了。




劉徹眼眸更深邃兩分。他看著眼前的鏡子與玻璃製品,回想著剛走過的迷宮、花房、眼鏡店。




這些都是仙境之物嗎?原來仙境竟是這樣的啊。




正遐想著,衣角被人拉動。




劉據脆生生道:“逛了這麼久,父皇累了吧。那邊有休息室,我們去歇歇,順便等等大農令他們。”




劉徹並不覺得累,卻也欣然同意。




劉據朝祁元娘使了個眼色。祁元娘自然明白這是讓她候著大農令等人出來,負責接待與解惑。




進入休息室,早有人端上茶水點心與飲品瓜果。




劉據一邊美滋滋吃著,一邊暢想幾位大臣在迷宮中的手足無措與氣急敗壞,想著想著還情不自禁笑出聲來。




劉徹&衛青&霍去病:……




劉徹無奈搖頭,問道:“你搞這麼多事到底想做什麼?”




劉據眨眨眼:“父皇不覺得我鋪張浪費,奢靡無度嗎?”




劉徹輕笑不語。




霍去病翻了個白眼,一臉你在問什麼廢話的表情:“你若是單為自己享受,何必這麼大陣仗。




“玻璃窗戶與花房便罷,似這等迷宮與鏡子飾品的展覽,不管從哪點看,都不像是為享受而設。倒像是……”




像是要做買賣。但這話還沒說完,外頭便喧嚷起來,汲黯與大農令等人魚貫而入,各個神色微妙。




幾人秉持著君臣之道先行禮,然後看向劉據,表情一言難盡,似乎想問候其祖宗,卻礙於皇權不敢發聲,只能憋得滿臉通紅。




偏劉據還賤兮兮詢問:“諸位切身體會過鏡子迷宮後覺得如何?是不是有趣又新奇,好玩又刺激?”




眾人:……刺激?那可太刺激了!呵呵。




“長安小郎君小女郎最愛新奇事物,又愛跟風逐熱鬧,當初馬球一出來便讓他們趨之若鶩,若現在讓他們得知,世上竟還有此等有趣的東西,諸位以為他們會否心癢難耐,想要前來試一試,闖一闖?”




眾人愣住。




劉據眼珠一轉:“若在鏡子迷宮前設個牌子,定下規矩,想進入迷宮闖關者需交付三百錢或五百錢,你們覺得他們會否願意出?”




眾人:!!!




三五百錢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個大難題。但對一曲紅綃不知數的五陵少年們而言,壓根不會放在眼裡,隨手一撒就出去了。




劉據眯著眼:“當他們體會過鏡子迷宮的神奇,再在出口看到各式各樣的鏡子,會否想要買一個回去?既能留作紀念,又可替代家中銅鏡,還比銅鏡好用不知多少倍。”




那必然想啊!




“再經過那些惟妙惟肖,可愛非常的琉璃擺件與飾品時,會否也想順帶買一個?”




大農令心中一動:“殿下是想將之都做成買賣?”




此話一出,少府寺卿接道:“若是買賣,玻璃窗戶與花房也可,眼鏡亦可。只是……”




他停頓片刻,看向劉據:“殿下,玻璃的產出已能在完全供給考工與若盧的情況下,還有許多餘裕了嗎?”




考工若盧說的自然是望遠鏡之事。




眾人目光閃動,齊齊看過去。




劉據搖頭:“暫時不能。”




眾人眸中燃起的期待落下,正當失望的神情一點點浮現時,但聽劉據又道:“那是因為現今唯有一家窯廠在做,若多幾家,就不是問題了。”




眾人




:!!!




這麼重要的事(),你能不能別停頓(),一口氣說完!




你是故意的吧,故意的吧,絕對是故意的吧!




汲黯蹙眉:“玻璃乃軍需,若這般使用,他人會否得知它的奧秘?”




奧秘為何,自然還是望遠鏡。




劉據輕笑指向窗戶上的玻璃:“若孤不說,你們誰想得到這東西還能做望遠鏡?便是知道能做,又可知如何做?”




汲黯一頓,這倒確實。他們也只是知道能做,如何做是半分不曉得的。




這層顧慮去除,話題又轉回買賣上來。




劉徹莞爾:“你想做買賣?你何時在意錢財了?”




什麼都不缺的人是沒有金錢概念的,也就想不到這一層。




劉據笑嘻嘻:“父皇說錯了,不是我做,是由朝廷來做。”




此話一出,劉徹愣住。




劉據適時將祁元娘調查總結的兩分竹簡拿出來。




“這是我手下人歸納的,並不詳盡,但那日我於宮中為皇親朝臣檢測視力,便發現有問題者不在少數,只分嚴重與否,民間想來也不會少。




“而對於這一份。自高祖以來,每任帝王都建陵墓,每座陵墓周圍都會設陵邑,遷移諸多豪強富紳前來定居。




“父皇便曾下令讓長安外家財過三百萬者入茂陵。再加上長安城內與周邊本就生活著許多開國功臣之後與戰國和前朝遺留下來的貴族。




“因此可以說,光長安與周邊陵邑,豪富之家便不知凡幾。”




劉徹看著竹簡,眸色深邃起來。




劉據繼續:“父皇,與匈奴戰事消耗巨大,天下各地若有災情亦需朝廷賑濟,再有戰馬供養,尋常支出,朝臣俸祿,皇家花銷等等,光靠百姓賦稅與鹽鐵所得,不論國庫還是少府,只怕都不大撐得起。”




大農令抿抿唇,一聲嘆氣。




少府寺卿緊跟著一聲輕嘆。




這倆掌管財政的對此感觸最深。




劉據咧嘴:“但朝廷缺錢,不代表天下人都缺錢。我們若說讓這些貴族豪富助力家國,只怕他們陽奉陰違,怨聲載道,心生不滿,滋生出許多事端來。此舉也顯得過於強權,不夠仁義。




“但若以玻璃等物為引,就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往外掏,不但掏得爽快,掏得積極,還生怕慢一步被別人搶了先,擔心自己掏不出去。”




劉徹:!!!




眾人:!!!




大農令與少府寺卿眼珠微轉,太子殿下的話雖然有點……嗯,心思太外露,但理是這個理沒錯了。若玻璃這門生意做起來,不說鏡子,光一個玻璃窗戶就足夠讓他們聞風而來,趨之若鶩。




但是……




少府寺卿上前一步:“殿下,方才看到經過之處,每一塊鏡子與玻璃擺件的下方都有一串文字,上頭可是對應的價格?”




劉據點頭:“是。”




“殿下,臣仔細瞧過,這些東西從幾百錢到數萬錢不等。看上去似乎不算便宜




(),但對比從前琉璃的價格,可謂少之又少。()




殿下可知,以往出現的琉璃物品,最低的也需五千錢,且還是工藝最差的那種。做工對比尋常琉璃十分粗糙,與外頭所見更是遠不能比。




?想看時槐序的《大漢第一太子》嗎?請記住[]的域名[(()




劉據再次點頭:“我知道。那是因為之前琉璃是稀缺物品,物以稀為貴。所以即便質量不怎麼樣,也能賣出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