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40 章





食材?




劉徹一頓,猛然想到什麼,更震驚了:“是你當初劁的豬與黑室養的雞?這才幾個月,便能吃了?”




“雞的個頭已經很大了,足夠宰殺。豬還稍顯小了些。這不是想讓父皇真切感受到效果嗎,我就讓人將就著殺了一頭做給父皇嚐嚐。父皇可要親自去瞧瞧。”




瞧,當然要瞧。




劉徹立刻讓人去請大農令與五令丞、畜牧史,大家一起前往家畜處。




不瞧不知道,一瞧,所有人都驚呆了。




劉據一邊指引一邊解說:“左邊圈裡是劁了的豬,右邊是沒劁的。雞也是如此。現在這批個頭已經不錯了,我讓舍奴都挪出來,另外放了一批進去。”




劉徹瞳孔微縮。這些雞的個頭何止是不錯,比旁邊按照舊方法養了一年的都大。還有豬,區




別雖然沒雞這麼大,卻也肥了二分之一。再回味之前的味道,就更美了。




大農令瞠目結舌,畜牧史更是不敢置信:“敢問太子殿下,這當真是隻養了半年的雞和豬,都是從剛出生開始養的?”




劉據搖頭。




畜牧史眼中驚喜退卻,就說嘛,這個頭怎麼可能是半年。結果便聽劉據道:“出生開始養的,但養了五個多月,不到半年。”




畜牧史:!!!




他張大嘴巴:“這……這速度……微臣掌畜牧之事十數年,從未見過這麼快的長勢。它們……它們莫不是吃仙丹了嗎?”




仙丹?劉據撇撇嘴,招手讓負責人上前,遞上記錄的竹簡。




“我讓他們每日觀察,每旬稱重,全部登記在案。這半年來的長勢,所餵養吃食上面都有。你們自己看。”




劉徹接過竹簡,翻閱完畢,遞給大農曆,再遞給令丞、畜牧史。




待竹簡在眾人手中過了一圈,眾人表情都嚴肅起來。




這登記太詳細了,不但有每旬每隻豬與雞的長勢變化,就連每天餵了幾頓,喂的什麼,餵了多少都一一寫明。




更令人震驚的是,全是普通吃食,與以往餵養並無不同。尤其……




幾人齊齊望向對比鮮明的左右圈舍。




吃食一樣,次數一樣,分量也差不多。單單只是一個閹割與被關黑屋的區別,效果竟相差這麼大!




劉徹眼眸深邃。




大農令與令丞心潮澎湃,畜牧史更是激動的滿臉老肉都在抖動。他們看向劉據的目光逐漸炙熱。




這是什麼神仙太子!會做指南針,會做馬具,會做望遠鏡,如今竟然還會畜牧之法。太子到底還有多少東西是他們不知道的!




驚喜,驚喜,太驚喜了。




大農令言道:“陛下,此法既有奇效,當使人學之,以傳民間。”




劉徹點頭,確實該授之於民,且越快越好。




劉據眼珠骨碌轉動,蹭到劉徹身邊:“那父皇打算將此事交給誰?”




大農令&令丞&畜牧史:……




國庫錢財、天下農蓄之事皆歸大農令,且我們人就在這呢,不給我們給誰?太子殿下,你這話什麼意思!合著你沒打算交給我們,叫我們來幹什麼,讓我們眼睜睜看著?




畜牧史更是撲通一聲直接跪在劉據面前:“臣願擔此職,求太子殿下教授臣閹割黑屋餵養之法!”




劉據:……這麼用力,你膝蓋不疼嗎?孤聽聲音都疼。




畜牧史顯然沒覺得疼,只怕劉據不願,語氣有些著急:“太子殿下莫覺得養豬養雞是小事,令其長勢加快也沒什麼打緊。需知天下百姓存活於世,靠的便是農與畜。




“若百姓皆會此法,便可圈養量產。我大漢貴族豪紳不少,食不厭細、燴不厭精者比比皆是。需求眾多,或自用或販賣,都是溫飽活命的根本。這等同於給了他們現有命脈之外又一條活路。”




劉據點頭:“孤知道




。不過黑屋好弄,劁豬講究技術,並不是誰都可以。”




“臣願學,臣肯吃苦,不管多難,只要肯鑽研肯努力,總能學成。就算臣不可以。畜牧室下還有刀法嫻熟的屠夫,也可讓他們一試。”




劉據又道:“也不是劁了豬,或是用了黑室就行。豬圈黑室的打掃佈置也不可或缺。”




畜牧史挺直胸膛:“殿下只管羅列分明,臣必逐字牢記,倒背如流。”




劉據:……倒背就不必了。




劉據覺得他沒完沒了,為了能得到這門餵養技術,什麼都肯答應,不得已只能把話說得明白些:“你是畜牧史,此事交由你合情合理。




“但孤以為,事關重大,你官職太低了,是不是再派一個身份高點的人與你一起,也方便他安排統籌?”




畜牧史:???




大農令&令丞:???




就去教一教百姓怎麼劁豬養雞,用得著職位過高嗎?若說安排統籌,畜牧史掌瑣事,其上自然還會有令丞主管啊。你要覺令丞身份還不夠,大農令總行了吧。大農令位列九卿呢。




劉據撇嘴,覺得這群人真是一點都不懂他,跟他半分默契都沒有。




會不會看人臉色,怎麼這麼不上道呢!




劉徹卻是知道自己兒子什麼性子的,雖不明白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卻已然察覺出他不對勁,問道:“那你覺得誰人合適?”




“不如交給曹襄表哥吧。”




有人接話,劉據立刻順杆回答,生怕晚一步,這杆子就沒了。




劉徹:……




大農令&令丞&畜牧史:……




劉據眯起眼睛,笑得宛如狐狸:“畜牧史也說此事極為重要,關乎百姓民生。若實施得當,可使百姓受益匪淺。我大漢的家畜圈養也會有一場革新。其意義深遠不可估量。




“所以此事隨意不得,必需派一個行事謹慎、細心妥帖之人。我瞧著表哥就很好,雖是少年,卻難得成熟穩重,有手段有才能。堪當大任!”




眾人:……




太子殿下,你認真的嗎?曹襄襲爵平陽侯,乃平陽公主獨子,看陛下態度是要著重培養的,但大概率是往軍中去。雖去年雖去年戰事不曾參加,可下回恐就要上場了。




你讓他來管畜牧之事,這方向是不是不太對?




你就算和他親近,想給他攢功勞,也不是這麼個攢法啊。




誒,不對。若太子殿下只是想給曹襄攢功勞,殿下手中多少好東西,哪方面不能攢,何必非得畜牧?不尋常,此事必定有詐。




大農令與令丞畜牧史互視一眼,各自心念轉動。




劉據笑嘻嘻說:“表哥正年輕呢。年輕人多鍛鍊鍛鍊,總沒壞處。”




劉徹嘴角抽搐,呵呵,說得頭頭是道,你猜朕信不信。




劉據上前挽住他的胳膊,眼睛眨巴眨巴:“父皇就說好不好!”




對上那雙純真無邪的大眼睛,劉徹心臟彷彿承受了一擊,實在沒忍心拒絕。




罷了罷了,曹襄就曹襄吧。反正只要不是朕啥都好說,成全了臭小子這點小心思又何妨!




大農令等人:……陛下,你的原則呢!




曹襄:……我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