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無奈 作品

第165章 動亂根源

 況且,嶺南沿海,特別是海南一帶,礦產資源和海生物資源豐富,完全可以售往內地去的。 

 楊英這一番思路說出來,冼老夫人已經驚得下巴微張了,倒不是楊英說的舉措如何驚濤駭浪,反而楊英說的政策實用卻說到了點上。 

 只是這隨便拎出來一項,都是需要幾十年努力的宏偉工程。 

 “嘿嘿,殿下知道你說的這幾項措施真要實現,得花多少年時間?多少功夫和錢財才能夠實現嗎?” 

 冼老夫人眼中迸發出精光,既喜悅又無奈的向著楊英問道。 

 “國之有策,能利民,何管它悠悠歲月,就算我們不能完成,我們的後代,後代的後代,總有人能完成的時候。” 

 “好啊,真好啊,成與不成的先不說,只是費那麼大的勁只為了發現一個雞肋般的嶺南,值得嗎?” 

 “值得嗎?”楊英重複了一句,隨後哈哈大笑一聲,“哈哈哈,冼老夫人您幾十年年華都獻給了嶺南,你覺得值得嗎?我認為,只要是我大隋的疆土之一,我們為他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 

 冼老夫人被楊英這麼一問,心中激盪不已,是啊,自己堅持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切值不值得。 

 “三殿下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才華,若是大隋多一些殿下這般人物,那未來簡直不敢想象是何模樣。” 

 不管楊英說的是不是心裡想的,但是能想到這些,就已經證明楊英確實為嶺南思考過決策。 

 “冼老夫人謬讚了,我大隋如今正在施行三舍科舉制,今後選官不問門第,寒門也能出貴子,未來各種經天緯地的人才必定是源源不斷的。” 

 說到這裡,楊英想到後期通過科舉制度被選拔出來的各種人才,頗為自豪的說道。 

 只是冼老夫人對科舉制還很陌生,聽楊英這麼說,忍不住好奇問道:“三舍科舉制?那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