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三月 作品

第116章 印度底層的悲慘生活

 南印度的幾個王朝覆滅之後,相繼的進行軍事管理,好的制度和民風民俗都一一被保留下來了。

 王弼等幾位侯爺去巡視居民時,路上遇見了奇葩的事情。

 就是他們信奉的印度教,大量的寺廟中聚集著數不勝數的女孩。

 有的女孩面黃肌瘦、有的女孩年輕貌美、有的女孩人老珠黃。

 他們又不是尼姑,為何和這些僧人生活在一起。

 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旁邊的百姓告訴他,這是“聖女”。

 印度聖女源自印度的一項古老的傳統,來自貧困家庭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就被迫賣身於寺院,成為印度教高級僧侶和婆羅門長老的性奴隸,因此被稱為"聖女"。

 這些地位低下的鄉村女孩10歲時便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婚姻模式,將自己一生幸福都獻給了當地的神,為本村的村民進行宗教儀式和做祈禱。剛剛進入青春期,她們便在儀式和慶典上嫁給寺院 ,然後和僧侶共度洞房花燭夜。

 通過交換身體,寺廟和這些貴族會給對方父母一定的賞賜,而且對方覺得女孩做這種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本來古代就是男尊女卑,又加上當地婆羅門種姓制度的森嚴,用來統治百姓的工具。

 百姓們沒有活路,不得已不做出這種令人憤恨的事情。

 王弼知道之後,大罵道這種噁心人的制度。

 “簡直把百姓壓榨的一根毛都不剩,和殘暴的元朝四等人制度有何區別。”

 “弟兄們,給我一個一個寺廟的去搜,這些僧人全部給老子殺光,把這些女孩遣散回家,告訴他們的父母,如果再有這種事情,全部砍頭。”

 “派人通知國師,寺廟的僧人做的都是摻無人道的事情,還有他們的身份、土地全部收歸官府,有官府統一分配。”

 王弼處理好這個寺廟的聖女之後,立馬奔赴下一個寺廟。

 他通過張發告示,舉報者重賞,一時間轟轟隆隆解救失足少女的正義之舉,正在席捲整個南印度。

 馬政、朱標在這些國王皇城選了一個據點,把這大半個土地,稱呼為“恆河行省”,當地的人口、戶泊、土地、資源全部整理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