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126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她又囑咐了幾句,“這天也轉涼了,小孩脾胃虛弱不及大人,要少吃生冷辛辣的東西。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

 祿王妃年紀也不大,聞言不禁愣了愣,心中難免感慨,若是大皇子還在,絕不會是這般景象。

 但很快祿王妃就斂了神色,“多謝娘娘教誨,臣妾必銘記於心。”

 皇后不知想到了什麼,抿了抿唇,才道:“都是小事,你也不必太往心裡去,做母親的,就算再周全也有疏忽的時候,行了,快去請太醫吧。枝夏,去請陳太醫,是兒科聖手,就請到永和宮醫治。”

 祿王妃又帶著兒子跪下,“謝娘娘恩典。”

 皇后道:“不必多禮。”

 皇后揮了揮手,宮女就出去了,這邊在永和宮太醫給診治看病,診完脈由看了舌苔,問了平日都吃什麼,最後道:“小公子只是年紀小,慢慢養著就是。也不必太過憂心。”

 陳太醫給開了食療的補方,“慢慢吃著就是。”

 祿王妃喜上眉梢,好聲好氣地又跟皇后道謝,然後才帶著兒子離宮。

 下回何時去,祿王妃已經想好了,就說兒子身子養好,多虧了皇后娘娘請太醫診治。

 是該好好道謝的。

 等祿王妃帶著蕭允誠走後,皇后一個人在宮殿坐了許久。

 說實話,永和宮作為皇后寢宮,很大,也很空曠,但就是太大太空曠了,讓她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皇后腦子裡亂糟糟的,她想起自己今年才多大,好像不過十九歲,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皇后也請太醫診治過,問自己為何不孕。

 按說當時幼子早夭,是傷心,可太醫說身子都養好了,身子也無礙,如今未有孩子,興許是緣分未到。

 皇后心想,太醫是不會拿這種事兒胡說,只有等著一條路,只不過她沒有身孕,後宮的別的嬪妃也沒有,這就奇了怪了。

 當初那些謠言她本沒有放在心上,如今卻不得不細想。

 若是一直都沒有孩子,日後定是要過繼一個,選自然也要選自己喜歡的。

 但她現在還拿不準主意,允誠是個聽話的孩子,今日祿王妃帶他進宮,也不是全然沒別的意思。

 且走走看看吧。

 入秋之後多下了幾場雨,天氣越發清冷起來。

 祿王妃帶著兒子進宮請安的事別人也都知道了,不過倒也沒往心裡去,畢竟藉著請太醫診治的名頭,還算事出有因的。

 只不過過了幾日,祿王妃又進宮了一趟。

 這回就美其名曰,帶著孩子進宮謝恩,感激當初皇后娘娘幫忙請陳太醫的一事,這樣一來,也能讓人知道,祿王府都是知恩圖報之人。

 祿王妃說話依舊客氣,“還得多謝娘娘,陳太醫果然醫術高明,這幾日誠兒吃喝睡覺都好多了許多。以前夜裡總醒,嚷嚷著胃不舒服,如今是好了,臣妾還得多謝娘娘大恩。”

 皇后朝著蕭允誠招了招手,“過什麼謝不謝的,論起來,本宮還是他伯母呢。”

 祿王妃從善如流道:“誠兒,還不趕緊謝謝你伯母。”

 雖說在家中未教過蕭允誠過別的,但是知禮懂禮這些還是教過的。蕭允誠笑時露出兩個梨渦,聲音脆甜,“多謝伯母,侄兒感激不盡。”

 皇后見他才這樣小的年紀就這般知禮,不由道:“也是你教得好。”

 祿王妃道:“哪裡是妾身的功勞,都是伺候的嬤嬤丫鬟用心盡力,前些日子妾身剛剛生產完,一門心思都在興兒身上,對誠兒難免疏忽,實在慚愧。”

 皇后心道,這有兩個嫡子的,只有祿王一家。

 不過她依舊沒把話說得太直白,而是溫聲細語寬慰,“是人都這樣,難免疼惜么兒,你也不必太過自責。丫鬟盡心,那也是你選的人。”

 祿王妃道:“皇后娘娘寬慰的是,妾身記下了。”

 皇后伸手摸了摸蕭允誠的腦袋,然後把桌旁的點心端了過來,“這點心是山藥做的,本來就有滋補之效,嚐嚐喜不喜歡。”

 蕭允誠看了眼皇后,然後拿了一塊兒慢慢啃著,“好吃。”

 祿王妃看這樣子,不禁在心裡鬆了口氣,她所求之事估摸著是成了,她在一旁默不作聲地看著,彷彿皇后才是蕭允誠的母親,而她只是一個嬸母。

 在永和宮坐了許久,祿王妃才告辭離去,臨走時皇后什麼都沒說,只讓祿王妃帶走一盤山藥棗泥糕,這是御膳房做的點心,尋常還吃不到呢。

 皇后也是看蕭允誠吃得香甜,才賞了這麼一盤。

 今日是八月二十了,又過了兩日,祿王妃還沒進宮請安,宮中太監就傳信說是皇后有旨,讓祿王妃帶著孩子進宮說話。

 祿王妃領旨謝恩,接過聖旨後心中竟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如今真的走到這一步,她心裡還有些不捨。

 但大勢在前,不能因為小事而壞了大體。

 好在她不僅有一個兒子,蕭允誠年紀還小,是不知事的年紀,能走能說話懂得察言觀色,已是皇室子弟教養有方了。

 祿王妃也不求別的,只對他說:“你皇后伯母我對你好,你要知恩圖報。”

 蕭允誠懵懂地點了點頭,祿王妃心道,她一定要把兒子送到那個最尊貴的位置去,日後允誠做兄長的,也能

提攜親弟弟。

 只不過這樣一來,外人也看出門道來。

 奉王妃得此消息後不停咒罵,說十二弟妹心思頗深,連這都想到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才什麼時候也不怕聖上怪罪,明兒起妾身也帶著孩子進宮請安,怎麼著,就他們府裡有孩子呀。”

 奉王妃的兒子比蕭允誠還大兩歲,跟夭折的大皇子一般年歲,這樣一來豈不是正好。

 奉王跟王妃說道;“我也是沒想到十二弟年紀不大,心眼倒不少,讓他王妃進宮,來一個先下手為強,不過依我看你還是別去了,縱然你我都知道,可如今皇兄還沒什麼事呢,還是一男子,如果真有人惦記他的皇位,覺得他不行,難道還能放心過繼別人的孩子。

 十二弟這次恐怕得弄巧成拙了。”

 就算不弄巧成拙,奉王也有辦法讓他變成弄巧成拙。

 這有兒子的不少,奉王還細數了哪些兄弟有孩子,甚至把年紀小的幾個弟弟都算在內,黎王也沒落下,畢竟黎王孩子最多,但他唯獨把蕭秉承拋出去了。

 人在永州,又沒孩子,不足為懼。

 至於祿王,非得給個教訓,省得惦記皇位。

 秦臨淵人在盛京,本來還給蕭秉承寫過信,勸他納妾,畢竟王妃年紀小,早有後嗣早做打算。但今日下朝,奉王一嘴陰陽怪氣。

 “十二弟當真謙恭,王妃也賢淑,考慮得周全,令為兄好生佩服。”奉王就在太極殿,張德還沒走呢。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3-1918:51:06~2024-03-2020:06: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溫伯薄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憊懶的貓咪10瓶;小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