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126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皇后心道,這有兩個嫡子的,只有祿王一家。

 不過她依舊沒把話說得太直白,而是溫聲細語寬慰,“是人都這樣,難免疼惜么兒,你也不必太過自責。丫鬟盡心,那也是你選的人。”

 祿王妃道:“皇后娘娘寬慰的是,妾身記下了。”

 皇后伸手摸了摸蕭允誠的腦袋,然後把桌旁的點心端了過來,“這點心是山藥做的,本來就有滋補之效,嚐嚐喜不喜歡。”

 蕭允誠看了眼皇后,然後拿了一塊兒慢慢啃著,“好吃。”

 祿王妃看這樣子,不禁在心裡鬆了口氣,她所求之事估摸著是成了,她在一旁默不作聲地看著,彷彿皇后才是蕭允誠的母親,而她只是一個嬸母。

 在永和宮坐了許久,祿王妃才告辭離去,臨走時皇后什麼都沒說,只讓祿王妃帶走一盤山藥棗泥糕,這是御膳房做的點心,尋常還吃不到呢。

 皇后也是看蕭允誠吃得香甜,才賞了這麼一盤。

 今日是八月二十了,又過了兩日,祿王妃還沒進宮請安,宮中太監就傳信說是皇后有旨,讓祿王妃帶著孩子進宮說話。

 祿王妃領旨謝恩,接過聖旨後心中竟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如今真的走到這一步,她心裡還有些不捨。

 但大勢在前,不能因為小事而壞了大體。

 好在她不僅有一個兒子,蕭允誠年紀還小,是不知事的年紀,能走能說話懂得察言觀色,已是皇室子弟教養有方了。

 祿王妃也不求別的,只對他說:“你皇后伯母我對你好,你要知恩圖報。”

 蕭允誠懵懂地點了點頭,祿王妃心道,她一定要把兒子送到那個最尊貴的位置去,日後允誠做兄長的,也能提攜親弟弟。

 只不過這樣一來,外人也看出門道來。

 奉王妃得此消息後不停咒罵,說十二弟妹心思頗深,連這都想到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才什麼時候也不怕聖上怪罪,明兒起妾身也帶著孩子進宮請安,怎麼著,就他們府裡有孩子呀。”

 奉王妃的兒子比蕭允誠還大兩歲,跟夭折的大皇子一般年歲,這樣一來豈不是正好。

 奉王跟王妃說道;“我也是沒想到十二弟年紀不大,心眼倒不少,讓他王妃進宮,來一個先下手為強,不過依我看你還是別去了,縱然你我都知道,可如今皇兄還沒什麼事呢,還是一男子,如果真有人惦記他的皇位,覺得他不行,難道還能放心過繼別人的孩子。

 十二弟這次恐怕得弄巧成拙了。”

 就算不弄巧成拙,奉王也有辦法讓他變成弄巧成拙。

 這有兒子的不少,奉王還細數了哪些兄弟有孩子,甚至把年

紀小的幾個弟弟都算在內,黎王也沒落下,畢竟黎王孩子最多,但他唯獨把蕭秉承拋出去了。

 人在永州,又沒孩子,不足為懼。

 至於祿王,非得給個教訓,省得惦記皇位。

 秦臨淵人在盛京,本來還給蕭秉承寫過信,勸他納妾,畢竟王妃年紀小,早有後嗣早做打算。但今日下朝,奉王一嘴陰陽怪氣。

 “十二弟當真謙恭,王妃也賢淑,考慮得周全,令為兄好生佩服。”奉王就在太極殿,張德還沒走呢。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3-1918:51:06~2024-03-2020:06: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溫伯薄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憊懶的貓咪10瓶;小淨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蕭允誠是祿王的長子,今年三歲,允興是他的嫡次子,今年出生,還未滿週歲。

 去年出了喪期祿王妃有孕,一年過去,孩子已經滿月了,不過才三個月。

 祿王在這些兄弟中行十二,只比蕭秉承大幾個月,如今孩子都滿地跑了。

 他們這些兄弟多是十五六歲成親,相比之下,蕭秉承不好成婚晚,還因為楚沂年紀小,至今還未圓房。聽說蕭秉承不納妾,孩子不知猴年馬月才有,祿王覺得這也是件好事兒。

 少一個人爭就多分機會。

 但送哪個兒子去,讓祿王犯了難。

 長子聰慧,次子年幼,府上的庶子就算了,要選肯定從嫡子裡面挑選,庶子的身份不夠,日後也沒有外祖家扶持,只不過讓哪個兒子去,祿王還真不好抉擇。

 想了又想,祿王道:“不然還是讓誠兒去吧,如今這個年紀,也是曉事懂事了,興兒年紀還小,如今只會吃睡和哭鬧,我也是怕皇后待久了覺得厭煩。”

 萬一宮人照顧不好怎麼辦,自己的兒子,剛滿月,也捨不得。

 祿王妃道:“也好。”

 祿王轉頭又寬慰起王妃來,“你也別覺得捨不得,若真有那麼一日,誠兒只會感激你我,萬人之上的位置,他如今年紀小,什麼都不懂,怕是不願意離開我們,等時間久了自會明白我們的苦心。”

 祿王妃笑著點了點頭,“王爺說得是,他年紀還小,有些道理不必現在就說與他聽,赤子之心是最要緊的,百善孝為先,皇后和皇上想要的絕不是有人盯著皇位,若是太明顯,恐怕覺得咱們別有用心。況且皇后如今無子,萬一日後別的妃嬪生下孩子,她卻什麼都沒有,難道就不會有別的心思嗎?妾身覺得,這事兒能成。”

 雖然本出來至少有迴旋的餘地。

 祿王妃說道:“那妾身就和誠兒說,是進宮請安,皇后是長輩,尊著敬著就是,前幾次妾身就帶著誠兒過去,也不久留,若是皇后娘娘有意留誠兒在宮中,就順水推舟應下,不留就算了。這才一年,萬一日後皇上有自己的孩子,誠兒也不好做。”

 祿王說了聲好,“那這事兒還得有勞王妃了。”

 “王爺放心,妾身都明白的,絕不會給王爺惹禍。”

 這既然想到就做,不然讓別人搶佔了先機。兩日後,祿王妃就帶著蕭允誠去宮裡請安了。

 蕭允誠年紀小,但被教得懂禮知禮。

 不得不說,還是女人更瞭解女人,再加上這堂兄弟相貌有些像,看著蕭允誠,不禁讓皇后不禁想起自己早夭的兒子,一時之間竟看呆了。

 祿王妃帶著兒子給皇后行禮,“臣妾見過皇后娘娘,誠兒,還不快給皇后娘娘請安。”

 蕭允誠跪到地上,稚童的聲音清脆,“給娘娘請安。”

 皇后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態,拂了拂衣襬,“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這是祿王妃頭一回帶著兒子進宮,她也說了緣由,“今日妾身進宮請安,還有一事想求皇后娘娘。誠兒年紀小,這些日子總是脾胃不適,想請太醫給看看。”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御醫也是為皇上和宮嬪看病診脈。不過祿王好歹是王爺,的確沒到了請個太醫都要進宮請安的地步。

 祿王妃這樣說,無非是想告訴皇后,她和祿王還本分,不敢生事。

 皇后道:“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何必進宮一趟,孩子還小,這從宮門到永和宮也得好些時辰,日後再有這種事,直接請御醫就是。”

 祿王妃道:“謝娘娘恩典。”

 皇后看著蕭允誠,心裡不知滋味,她道:“脾胃不適,平日吃喝要忌諱些,少食多餐,夜裡睡著彆著涼。”

 皇后是一個好母親,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為幼子夭折跟皇上置那麼久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