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速之客

 人人都贊章家菜是正統的官府菜,就連服務也是,可無人知道,章家廚子、李家跑堂、何家大掌櫃,是從清朝就拜了把子的兄弟,三家的交情一直延續下來。 

 那十年裡,三家除了章家還有廚藝在身,其餘兩家幾乎找不到活幹。相互扶持,直到改開後,三家聚攏在一起,章家出錢,三家出力,開了這家店。 

 他們除了各自行當裡的那點事,其餘是丁點不知,互聯網,小程序,預製菜,外賣,快手菜,都是聽過而沒見過的東西。 

 三家的老一輩如他,還在堅持做好自己的事,而下一代早就拋棄這些老傳統,奔向新時代的快捷便利中。 

 外面人標榜章家菜的傳統和正式,何人知道他們這幫老東西實則是被時代拋下的人呢? 

 手指在桌上的二維碼上摩挲,心裡湧上自豪和感慨。 

 囡囡雖沒長成他心目中大廚的樣子,可她的悲天憫人和心懷大義卻讓他動容。 

 年輕時那段苦日子裡,他們老哥兒仨餓得連草根啃了都不捨得丟,啃兩口放在口袋裡,餓得時候再吮吸兩口殘餘的甘甜。 

 那會兒家裡窮,整個社會都物資稀少,父親教他廚藝都沒有多少食材,簡單的基本功練了十幾年,攢點錢就去買好食材回來做菜。 

 在餓極了的時候,不是沒說過,以後咱要開一家餐館,讓咱普通人也能吃得起飯。 

 後來餐館是開起來了,可事與願違,他們跟祖宗們一樣,還是做的有錢人的生意。 

 餐館剛起步時,他廚藝也不像現在這樣好,那會兒父親已經去世了,他只能對著菜譜,回想父親教他背的那些細枝末節。 

 一遍遍打磨,一晚晚研究,才有後來名動京市的章家菜傳人章建安。 

 囡囡做的菜,他吃過,沒有章家菜的影子,當年他只教了點基本功,那孩子的廚藝又是從哪兒學的呢。 

 吃了兩口菜,油水足,味道重,這不是囡囡的手藝,或許是這個廚師教的嗎? 

 章老爺子抬頭環顧,萬輝正好捕捉到他的動靜,怕客人有什麼需求,他趕緊走過去。 

 “您好?是需要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