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經世興學

 “劉卿是唐時名臣劉仁軌之後?”柴宗訓問道。 

 “回陛下,先祖正是文獻公劉仁軌。”劉熙古一臉地驕傲,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是漢章帝劉炟(da)之後。 

 “卿之先祖曾以白江口一戰大敗倭國,名震天下,為何你卻如此閉塞,不思變通?朕新設內閣共有十二部尚書,單論國醫一部,就需要通曉岐黃之術。遑論交運部、審計部等,更是需要有一技之長的能人擔任主官。若只學習儒家經典,此人能為大周百姓效力嗎?更何況,朕在設立官職時無人開口,現下一說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卿便著急地跳出來反對,究竟是何居心?” 

 “臣……臣只是想為古之聖賢說上一句公道話,臣不想令儒家經典蒙塵,讓只懂得奇淫巧技之人充斥大周朝堂。”劉熙古激動地臉都紅了,一雙手顫顫巍巍地指著諸臣說道。 

 “先秦諸子百家,在朕的眼裡皆為聖賢,是我炎黃子孫文化最為興盛之時。朕無比嚮往那個時代,更是期盼我大周能再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而你,卻視先秦諸子為奇淫巧技,這才是真正不尊聖賢之舉。朕不想再聽你咆哮朝堂,來人,將劉熙古即刻革職,令其還鄉,永世不得踏入大周京都一步。” 

 柴宗訓確實是生氣了,劉熙古此人確實是名如其人,食古不化,完全沒有其祖先的進取之心。念在劉熙古已經年老,柴宗訓並沒有過多地苛責於他。 

 劉熙古瞬間愣在了原地,但還不待他有所反應,龍驤衛就已將他帶出了朝堂。 

 “朕今日在此申明,朕不會做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只要是有利於社稷的真才實學,朕都會將其列入科舉範圍之內,大周學子可盡情選擇適合的方向報考。” 

 柴宗訓此言一出,得到了不少官員的認同。另外一部分持反對意見的官員,在看到劉熙古的下場之後,皆統統選擇了閉嘴。 

 大周國力日盛,方方面面的事務都亟待不同類型的人才梳理,柴宗訓不可能只侷限於儒學一途取仕。當下,柴宗訓便將此事交由新成立的國學部負責,以期在不久的將來大周朝堂能夠出現更多的經世之才。 

 幾日後,大周將在科舉考試中開設不同科目一事,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