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問策之辯

 反而是朝堂眾臣,皆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絲毫不知柴宗訓即將拋下一個怎樣的重磅炸彈。 

 “朕決議要改革中央與地方官制,想聽聽諸臣有何看法。” 

 站在武將一側的韓通等人,聽完柴宗訓此話後,一個個都站直了身體,靜待文臣一側開始“炸鍋”。 

 原先軍改時,文臣就曾在一旁幸災樂禍,誰料軍改後大周軍隊的戰鬥力與日俱增,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比大周文臣高出了好幾個咖位,惹得文臣一脈是嫉妒得發瘋。 

 一些剛剛被選任為京官的文臣,若不是知道柴宗訓不會特意將他們放在心上,估計都覺得這位陛下就是在故意整他們。這人好不容易才進了汴京城,準備好好靜下心來履職,居然碰上了官制改革。 

 “陛下,文臣乃社稷基石,若要改革,臣恐危及大周江山……” 

 “陛下,自古以來針對官制的改革,大多數都成效顯著,臣贊成!” 

 “陛下,莫不要聽此悖逆之言,漢承秦制,又置分封,導致七國之亂;東漢唐末任用宦官理政管軍,皆是禍國之舉,臣不知陛下是否要棄文臣於不顧,萬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陛下,數代以來官制鬆散不成定製,若我大周決意改革,定下王朝千百年基業之根,臣舉雙手贊成!” 

 …… 

 今日在朝堂上的文臣,不論其職銜高低,每個人都站出來說了幾句話,除了前幾日已在柴宗訓處被說服了的範質等人,大家都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卿等的心意,朕已大致明瞭。朕今日在此問策,只有一個目的:如何改?至於某些大臣針對是否改革所作的發言,朕一概不追究。如果有人確實覺得不應改革,明日便可以不用來了,自向所在職司去職,此次掛職離去不必經過朕。” 

 諸臣一聽,柴宗訓這是下定決心,執意要改革了。文臣不如武將,手中沒有會被帝王忌憚的兵權,文臣只是一介書生,如何奈何得了大權在握的天子? 

 “陛下,您就不怕史筆如刀嗎?”又是一名不怕死的諫官站了出來,他依然想作最後一番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