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0一 作品

第604章 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需注意哪些風險?

 在海外市場上,主要經濟體幾乎都選擇了發行超長期國債作為財政融資手段。這些超長期國債的期限主要集中在20年期和30年期,償債資金來源均以政府部門稅收為主,且資金投向與各國公共財政政策目標緊密相連。相比之下,我國超長期國債佔比偏低,僅為16.9%,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此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將帶來哪些影響?首先,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將有助於緩解商業銀行的“資產荒”。目前商業銀行普遍面對著“資產荒”、利差倒掛等難題,國債則成為頭寸過剩的商業銀行的新投資渠道,有助於減輕放貸壓力。其次,新“國九條”的出臺正式宣告了我國對證券市場的規範化整頓。目前,股票、債券交易市場尚未完全恢復市場信心。新發行的國債為證券交易市場添加了信用穩定的交易產品,有助於繁榮我國金融市場。 

 此外,我國利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主要渠道仍是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但這對gdp增長的影響是逐漸減弱的。通過財政部發行國債募集社會資金,更有助於將社會資金直接通過政府財政支出,由此刺激經濟增長,但是需要密切注意政府配置使用資金的效率。 

 短期看,特別國債發行對市場衝擊有限,降準降息預期向後推移,債市或維持震盪,超長債供給放量或推動30年至10年期國債利差小幅走闊。長期來看,特別國債常態化發行,對債市的邊際擾動預計會逐漸降低,經濟基本面回暖疊加財政發力,長債國債收益率會回到和經濟基本面相匹配的區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