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安歌 作品

第245章 番外:關於封地的發展(3)

 哪怕學的不精,當不了官,也可以由學校分配,去工廠,或者去做生意等等,不管怎麼樣,這輩子都不愁沒有指望。 

 第三類,是女校,專門收女孩兒。 

 她之所以要把男女分開,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社會背景,雖說大胤朝民風也算開放,但是男女讀書卻是不同的。 

 如果經常湊在一起,就算清清白白,但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對女孩兒的教育,要精細很多。 

 畢竟在這個時代,男孩子是家裡的重點培養對象,資源一般都朝著男孩傾斜,女孩子大多被教導如何相夫教子等等。 

 所以,在施麗蝶的學校裡,她要把女孩子缺失的資源給補齊了。 

 除了教她們讀書識字,還得教她們自尊自愛,教她們追求夢想,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是一輩子把自己困在內宅,圍著丈夫兒子轉。 

 同時,也教女子一些手藝,想算賬的、想學木工的、想學醫術的,同樣可以學,和男子一樣教,也是為了讓她們日後有個安身立命的資本。 

 女子自己能賺錢了,不管是在孃家,還是嫁人之後在夫家,腰桿都能挺直了。 

 有錢不慌,有錢就有底氣,有錢就能得到尊重。 

 施麗蝶之所以把教育放在工業、農業、商業之後,這麼晚才開始辦學校,就是因為她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 

 以前百姓們都掙不到錢,農民們一年到頭種地,勉強填飽肚子,大多數人入不敷出,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家裡的勞動力。 

 哪怕有餘錢了,也只會送男孩兒上學,卻不會考慮女孩。 

 但現在,百姓們手裡剩的錢更多了,即便沒有女孩子幫忙補貼家用,家裡也不至於窮的過不下去,更不會賣女為奴為妓。 

 更重要的是,在經濟戰的那三年,工廠招女工,已經為女子出門掙錢打下了基礎。 

 百姓們都知道,女子能學會一門手藝,日後是能在公主名下的工廠做事,拿到的月錢不比男人少,因此大家也都願意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