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秋 作品

第137章 進入山東

 從明朝洪武九年開始,山東省的省會便確立在濟南府。不過在此之前,山東省的省會一直在青州府。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這與山東省的區劃變遷有關。在漢朝統治時期,全國被劃分為13個州。其中,青州刺史的治所就在青州府,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濰坊市境內。

 當年,青州被稱之為“右有山河之固,左有湖海之饒。雄跨陸海,沃野千里,交通便捷,物產豐饒。”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對青州的評價更高,稱讚“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勝勢未容秦地險,奇花僅比雒城優。 新絲出盎冬裘具,貢棗登場歲事休。鈴閣虛閒官釀熟,應容將佐的遨遊。”由此可見,截至元朝之前,青州在山東的地位一直至關重要。

 從全國格局來說,山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對於北方政權來說,控制了山東,進而染指兩淮,退能拱衛河南、河北。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以後,疆域面積空前龐大。依靠唐宋兩朝的州縣兩級區劃,根本無法有效管理各個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借鑑了金國行尚書檯的經驗,設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江浙行省等等。

 鑑於山東省的重要性,元朝把山東劃入了中書行省管理。在元朝統治的末期,面對江淮地區的紅巾軍,元朝迅速組建了山東行省。至於山東行省的省會,元朝設立在青州府。不得不說,對於元朝來說,組建山東行省確實起到了阻擋江淮紅巾軍的作用。不過,以江南為根據地的朱元璋,先後平定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南方各地。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明朝大舉北伐的過程中,朱元璋提出了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戰略:“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明朝名將徐達攻佔了山東各地,起初由於戰事不斷,山東省的省會繼續留在青州府。不過,對於這個位置,明朝高層並不滿意。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元朝勢力敗退北方草原,已經無法撼動明朝的統治。明朝與北元政權作戰的同時,也開始了休養生息,由此可見山東在中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