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妖 作品

第154章 “星鑰”

 可是少部分,還是想為了自己的超脫,而去偷偷冒險,第一次,核心的內部出現了分歧,緊張的氛圍,在內部漸漸向外蔓延。

 小黑,便是在這個時刻,誕生出來的,而他,也是第一個提出“與其探索白色謎團,不如去操控‘星空’”的建築師。

 因為內部的積累,實際,已然給外部帶來了更快成長的條件,而外部,卻與內部不同,站在了“迷宮群”的第一線,他們也更大膽,更有自己獨特的主見。

 小黑這樣的人的出現,實則是必然的,他們離內部越來

越遠,對“白色謎團”的好奇,越來越淺薄,沒有先入為主的探索慾望,而將目光,放在了日以打交道的‘星空’。

 一呼百應,小黑只是膽大者,但絕不是獨一的孤獨新思者,新生派帶給了老舊派,思想上的衝擊,核心建築師們第一次與擁有了自己獨特想法,與自己意見相左的的另一群建築師展開了討論。

 最後,以多數的新生派,反過來引導著老舊派,制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計劃——將“迷宮群”重構成一個“大魔方”——不是真的正方形,而是一個概念模型——將吸引力量化為操控“星空”材料的標準,嘗試著,對“星空”進行假想的操控。

 但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腦力,因為要讓結構合理,並且合力後,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地對“迷宮群”操控變形,做出如魔方一般的動作。

 這個過程,很可能讓“星空”材料加速或變速,難以預測地讓外部迷宮造成損壞,可小黑和一群好友,達成了犧牲小我的共識,一舉推動了計劃的最終形成。

 而老舊派建築師們的經驗和過硬的構造能力,則成為計劃的核心。

 一次無法預測的嘗試,暫時轉移了內部的矛盾,這是一次極大的冒險,因為重構整個迷宮群,本身就伴隨著過程各種各樣的風險,而迷宮本身其實是不規則的形狀,為了隨時應對不同大小形狀的“星空”材料。

 但總比與“白色謎團”決一死戰要來的好。

 計劃如火如荼地進行,測量換算,以大批人力投入重構,在實地考察後,進行了大量的,局部變化實驗,得到更合理的模型。

 而為了這樣的模型——因為材料是隨機的,雖然能操控外形,但卻是有限度的,稜形不可能讓它變成弧度,很容易一步錯步步錯——大批外部人員主動自毀迷宮,讓“迷宮群”的重塑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也讓老舊派建築師看到新生派與他們本質上,不一樣的生命追求——新生派對於生命是熱忱的,對探索未知是渴望的,而為了這樣的熱忱和理想,以及“迷宮群”以後的新生代,不需要愈發忙碌於捕撈材料,他們甘願赴死。

 他們這些“老人”呢?卻只是在“樂趣”枯竭後,為了繼續“生活”,而不得不採取的自我毀滅。

 小黑則幸運加上老舊派暗中的保護,存活下來了——因為,他現在是新生派的代表和精神的領袖。

 再然後,宿命使然般順其自然的,他們成功了,在“大魔方”概念模型具象化,開始運作後,一切來自“星空”的材料,便會因為“大魔方”內部的運動軌跡,在吸引力上的改變,而自動變形,乃至不用進行捕撈和分析,再嫁接到“迷宮群”上,就能提前通過操控,自行組成獨立的迷宮。

 而哪怕不能組成迷宮,“大魔方”固定的軌跡,也能讓建築師們提前分配好人手,對某一面進行主力攻克,大大減小了風險,將資源進行了集中,一下解放了“建築力”。

 可以說,因為“大魔方”,搭建的效率,超過了材料下落的速度。

 但這只是第一步,因為控制了材料,下一步,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去操控“星空”。

 建造“大魔方群”,優化組合模型,將四面八方的材料,在它們,還沒“落下”,還是在“星空”中漂浮,沒有被“迷宮群”吸引力吸引之前,就提前通過吸引力的改變,將它們提前組合,乃至互相碰撞。

 而原先,魔方對材料的操控,是根本擋不住“迷宮群”的吸引力的,只能是在途中改變形狀結構,以至於“接壤”後能夠契合,造成最小的損失。

 在“迷宮群”很小的時候,材料下落的慢,而擴大之後,下落的就變快了,雖然建築師們也變多了,但容錯率一直在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