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妖 作品

第154章 “星鑰”

 小黑從誕生之初,就擁有自己的“魔方”,並且同樣擁有,自己的“迷宮”,或者說,其實魔方才是“迷宮”的本體。

 而小黑也不是孤身一人,他有同胞,有一群同樣可以製作“魔方”的“朋友”,比他更先誕生於這方世界的“前輩”,稱呼他們這樣的“自己”為“建築師”。

 他們天生的職責,便是不斷地用魔方,去改變和重構來自“星空”的“材料”——那時候,“星空”還是五顏六色的,無窮無盡,那些顏色過一段時間,便會具象化地,變為一個個殘缺的組件,來到“建築師”們的身邊——然後不斷擴大“迷宮”。

 那時候,“迷宮”是各式各樣,顏色不一的,富有各自獨特的色彩,組成“迷宮群”,除了,一個年齡還要早於最古老的“建築師”,在迷宮群最中央的原始“迷宮”,真正封閉的,未知的,內部沒有“建築師”存在的,無法構建出魔方的,真正的“謎”宮。

 因為它沒有任何顏色,只有一片白,外形是一個簡單的正方體,就像一個“星空”來的組件,可不是開放的,內部也在不斷改變,不可知,所以無法制作出魔方來操控。

 故而大家統一稱其為“蒼白謎團”。

 建築師們,只要不斷擴大以“蒼白謎團”為核心的“迷宮群”,達到一定的程度和規模,就會在隨機的一個特殊角落,誕生出新的建築師。

 而建築師們一旦偷懶,不去將從“星空”四面八方“墜落”的材料補足在“迷宮群”,那麼這些材料就會一直墜落,直到砸毀原本存在的“迷宮”,而迷宮一旦損毀,對應在其中誕生出的建築師,也會死亡。

 所以,一直以來,建築師們只能日夜換班著,去捕撈“星空”的材料,不停地將“迷宮”擴張,而越擴張,材料下落的卻越多了,對此,建築師們逐漸發現,“迷宮群”越大,吸引力就越大。

 但材料越來越多,新誕生的“建築師”也是越多,而新誕生的建築師,迷宮在外圍,他們自己會疲於奔命地自行構建更大的迷宮,但為了不讓這些新的愣頭青隨意將整體結構改變,導致散架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老“建築師”們,也會被迫參與到“迷宮群”的擴建中,週而復始,無法了斷的死循環,沒人知道,這是為了什麼,生存?那又是誰要讓他們這樣生存?是這個世界嗎?

 懷疑、不解,對這枯燥,漫長的,沒有盡頭的生命旅途產生著質疑,看似操控著魔法,但實際,自己就是一個有意志的魔方。

 終於,虛無感,最先在老建築師間蔓延,第一件自毀事件很快發生了,最內部,最靠近“白色謎團”之一的建築師,將自己的“迷宮親”砸向了“白色謎團”,他希冀著,能砸開它,找到對於自己人生的答案。

 但,沒有任何作用,“白色謎團”毫髮無損,而他的“迷宮”四分五裂,自縊於虛無,破裂的迷宮四散出的組件,幸好被及時操控,不然“迷宮群”很可能將從核心的內部,開始瓦解。

 而所有人都很清楚,並不是只有一個建築師,有這樣自毀的傾向,但能承受一個人的自毀,不一定能承受十幾人同時的自毀,尤其還是核心的建築師們。

 對越發龐大的“迷宮群”,唯有更古老的建築師,解放出多餘的時間去思考的“內部者”,才能對它的整體有更多的理解,並且去指導新生代操控魔方的方法。

 也正因為如此,在不斷窮盡對“迷宮”的認識後,他們也都不再拘泥於日常構建迷宮的死循環,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世界的本質。

 對迷宮的意義,自我的意義,擁有製作魔方此等能力的意義的深度思考,對世界規律的探尋,更何況,還有難以理解的“白色謎團”從他們誕生之初,就擺在眼前。

 這些核心的建築師們,對自己生命的看法,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因為他們活了太久太久,百無聊賴的每一天,他們活夠了,生命,最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活著”,慾望已然萎靡,他們在幾乎無限的生命中,卻已然看到了自己枯燥未來的盡頭。

 生命的枷鎖是慾望,當慾望被歲月消磨後,枷鎖一旦打開,生命便也無法留存。

 但外部的新生兒,還沒“活夠”,世界的一切,對他們而言,還是全新的,老建築師們,大部分不能同意,犧牲外部建築師的利益,來作為滿足自身價值探索的成本——冒著“迷宮群”從內部瓦解的風險,去砸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被砸開,砸開又不一定能得到“新生活”或“答案”的“白色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