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貓宅 作品

第103章 “光芒”照耀的營地(3)

 看小說裡,飢餓的人們在糧食短缺時節,就會去揀橡子充飢,橡子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而吃橡子麵,早在明朝的《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當遇到荒年,農民就會到山裡摘這種野果洗澱粉充飢。 

 網上看到一位作者的文章。臨江市,一個叫嶺上楓林的景區。有古橡樹高約30米,根莖6.8米,胸徑4.8米,需四個成年男子展開雙臂才能剛剛環抱。樹齡大約2100-2200年,也就是說它的年紀大約與漢武帝生活的年代相當,至今古橡樹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我國櫟屬樹種資源豐富,有50餘種。但在搜索平臺上看到的是:在專家們的選擇中,依然沒有一種適合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還要靠“引進”。“在中國,由於引種時間較短,加之育苗技術和種植養護技術不夠成熟,苗源不充分,在園林應用上尚處於起步階段。”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路邊樹下,常常能夠揀食到的梧桐樹籽。梧桐樹枝挺葉大,形態豐美。梧桐樹籽可煉油,可入藥,又可生食、炒食。梧桐樹籽是結在葉狀夾片邊沿上的一顆顆小豆粒。現在,綠道上只有結籽如一團糞球樣的懸鈴木了,即所謂的法國梧桐。關鍵其成熟後還要砸在地上一團屎黃樣,乾裂後再吹飛得到處都是! 

 “好了,別玩了!你站好,抬頭看。讓神使看清你!” 

 我了個大去!上面嗎?那個我半天沒直接看到,以為可能是個鳥兒的氣息,是——神使? 

 從氣息感覺,並不強嗎。牠——住在樹上? 

 我眯著眼,向上看去。腳下不自覺左右前後的移動了幾步,終於看到在更高一些的枝杈間,有一雙腿懸掛著,向“尋找”它的人表示著自己的存在。 

 “神使每幾天就要上去,與天神交流,接受天神的教誨,再來指引我們。” 

 中年婦女的臉上已經完全是一種全情投入的狂熱。她雙手交叉,手心相對地握在一起,伸長仰起她並不欣長的脖頸,微微側著一點頭部: 

 “神使!這位,簡玥信徒,想加入我們的避難所。請您許可。” 

 呃、我、可不是信徒!我無語地看看中年婦女,又懶得理她,繼續抬頭看向樹杈間的那雙腿。等了足有三分鐘,那雙腿動了一下,從鬆散狀態轉到收緊狀態,似乎是樹上的人從半躺體位坐了起來。又過了一分多鐘。 

 “王護法,你喚使徒到主堂來。我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