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去洗澡 作品

第67章 埋葬李建

 由於李建沒有後代,披麻戴孝的,就是他同族的十幾個侄兒侄女。李娜也為他哥披麻戴孝,端靈位的任務就只有交給李娜了。一般女孩子是不能端靈位的,特殊情況除外。端照片就找的一個李建的隔房的侄兒,李建大爺爺的重孫子,有八九歲的樣子。我也被安排了活兒,點燃一炷香,跟在一個背一簍鞭炮的小夥子後面,專門點鞭炮。劉運平也安排了活兒,為李建的棺材拿引路幡。扔買路錢的找的一個大人,因為要背一簍紙錢,小孩子背不起。在離棺材二十米左右的院壩門口,放了一掛大的鞭炮,出發和到墓地的時候,都必須燃放一掛大鞭炮。

 以前我們村有人去世後,棺材都放堂屋裡面的,要埋葬當天凌晨,還需要出柩,把棺材從堂屋抬到院壩外面。我就奇怪,李建的棺材為什麼一直放院壩裡面,不放屋裡面去。我偷偷問了一下張志明:“張爺爺,我們村有人去世後,棺材都放堂屋裡面的,為什麼李建的棺材,不放堂屋裡,一直放院壩裡面啊?”

 張志明說:“小夥子啊!農村的規矩和禁忌特別多。在家裡面去世的人,才放家裡堂屋裡。在外面橫死的人,是不能進屋的!只有擺院壩裡!像李建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因為配了冥婚,娶了一個老婆,連埋葬祖墳旁邊的資格都沒有!甚至連修墳墓的

資格都沒有,只能挖一個坑埋了!他的小舅子,莫華雄,就連棺材都沒有,用竹蓆一卷,挖個坑就埋了!老百姓家夭折的小孩子,大多都是這樣處理的!”

 幾千年的民間文化傳統,博大精深,雖然隨著歷史變遷,遺失了很多精髓,但是仍然有很多文化傳統。雖然也有一些糟粕,像配陰婚的這種封建思想。但是這種封建思想,在老百姓的腦子裡根深蒂固,拔也拔不出來。

 我和張志明說完話,李中文就喊道:“張叔,吉時快到了,建娃兩口子的靈位和遺像可以從洞房裡請出來了嗎?”

 張志明說:“把你們安排的李娜和李剛叫過來吧!隨我進屋請新郎新娘啟程了!”

 李剛就是李建大爺爺的重孫,他的任務是端李建和莫華英的遺照。

 張志明喊道:“劉顯軍,你過來一下!”

 劉顯軍在那邊和別人閒聊,聽見張志明喊他,馬上跑過來,說:“張志明,叫我幹啥啊?”

 張志明說:“還是你來請新郎新娘啟程吧!我做活人的媒多,做這個媒的經驗不足,你經驗豐富一些,我正好藉機會向你學習!”

 劉顯軍笑了一下說:“你還活到老,學到老啊?都快變成老不死的了,還學這樣學那樣!累不累啊?”

 張志明說:“做人就是要不斷的學習嘛!涉及的領域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知識太少!越感覺自己孤陋寡聞!”

 他們聊著的時候,李娜和李剛走了過來。張志明說:“你們兩個跟著我們來吧!”

 劉顯軍手上拿了一疊紙錢,帶著張志明和李娜李剛,走進李建的臥室裡。臥室裡一股香的味道,伴隨著蠟燭的味道。原兩個靈位臺上,每個靈位臺上燃著三炷香,一邊靈位臺上插著一條防風的大紅蠟燭,組成一對!這種紅蠟燭能燃三天三夜。

 劉顯軍看靈位臺上的香燃得剩餘不多了,拿了六炷香,在紅蠟燭上點燃,揮動幾下,把香上面的明火揮滅,把香橫放兩隻手掌心,在兩個靈位臺前深深鞠躬,然後分別在李建和莫華英的靈位臺上,各插上三炷香。

 劉顯軍上完香後,拿起紙錢,在紅蠟燭上點燃紙錢,在李建床頭邊燃了一堆紙錢,口中唸唸有詞:“李建莫華英!恭喜你們夫妻喜結良緣!在洞房一宿,現在要請你們跟隨你們的身體,去到你們兩人的新家,在那裡快快樂樂!相親相愛!天長地久!現在請跟隨我們一起,請!”

 劉顯軍請完靈以後,又在房間門口點燃一堆紙錢,叫李娜端上兩個靈位臺,叫李剛端上兩個人的遺照,跟隨他走出去。張志明在最後面跟著,態度恭敬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