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去洗澡 作品

第67章 埋葬李建

 龍槓上有四個繩子圈,四個繩子圈分別套在兩條抬槓的兩頭,前後錯開,抬槓穿過繩子圈,抬槓兩頭分別各站一個人,把抬槓抬在肩膀上。抬槓和一條扁擔差不多長,抬槓直徑拳頭粗細,由結實的柏木樹枝或者樹幹加工製作而成。一條抬槓的兩個人,不能並行,必須一前一後,一人在龍槓裡面,一人在龍槓外面。另一條龍槓上的抬槓,和這一條抬槓上的兩個人,四個人組好隊列。前面四個人,後面四個人。

 抬棺材的時候只有八個人,但是必須要有十個人,有兩個人是備用抬棺人。如果抬棺材的人,其中有一個累了,備用抬棺人馬上換人。因為抬著棺材從家出發後,一直到墳墓,是不能落地的!在家的棺材,也是不能落地的,棺材下面一直有兩條長的矮板凳支撐著。因為棺材在哪裡落地,就必須埋在哪裡!

 抬棺材的時候,規矩特別多,抬棺材的十個人,必須都是結過婚的男人,因為沒有結過婚的男人,陽氣太旺盛,怕傷到棺材裡的亡魂。抬棺材的人,不能是自己家的直系親屬。因為直系親屬的晚輩,都必須披麻戴孝的,更沒有直系長輩來抬晚輩的道理!所以抬棺人都從外面請的,抬完棺材以後,主人家要給抬棺人一個大紅包!

 抬棺材的時候,兩條龍槓夾著棺材,兩條龍槓內側的四個人,不能從龍槓上面翻過去,必須從龍槓下面鑽過去。死者為大,從龍槓上面翻過去,是對死者不敬,翻龍槓的人,也會走黴運。所以抬棺人都特別講究規矩,因為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既然這些規矩在民間能夠代代相承,就說明每一條規矩,都是經驗教訓總結而來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在抬棺材的途中,前面有人發號施令,用哪一側肩膀抬,什麼時候換肩膀,同時出左腳或者右腳,都必須步調一致。特別是拐彎的時候,有的山路特別小,八個人前後抬著比較費勁。特別是那種陡峭的山路,就要在棺材上栓繩子,前面八個人幫忙拉繩子,中間八個人抬棺材,後面八個人幫忙推。因為棺材挺沉的,一口棺材八百多斤,加上裡面的屍體一百多斤,兩條龍槓一百多斤,四條抬槓也有七八十斤!如果在棺材店買的成品棺材,很多棺材店老闆,買的沙木做的棺材,就會輕很多!如果是老百姓自己請木匠私人訂製的,用料就比較奢侈,經常是一口棺材超過一千斤!我就看見過,一口棺材的蓋子,超過二百多斤的,兩個人抬一個棺材蓋,都非常費力的!

 抬棺材的過程中,抬棺材的人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一步!抬行一段距離後,前面有人發號施令,停步,大家就會停下腳步,把手上的竹竿,頂在抬槓下面,代替自己的肩膀,抬棺人就能休息一下,歇一口氣。但是不能長時間停留,往往是幾個呼吸之間。棺材停留,抬棺人歇氣的時候,棺材後面跟著的披麻戴孝的孝子賢孫,就必須跪下。一般死者的長子或者最小的兒子端靈位,在棺材前面,還有一個專門端遺像的人,在端靈位的人前面。棺材停下時,端靈位和端遺像的人,就要轉過身,面對棺材跪下來,到抬棺人喊“走”,準備抬棺走的時候,就趕緊起來向前走。端遺像的人前面,有一個拿引路花的人。引路花是用白色的紙剪出來的一串花,有點像收魂幡一樣,用小竹竿頂起來,迎風飄揚,像一個打仗部隊的旗幟。引路花的前面,就是一個丟買路錢的人,在棺材前面二三十米,用揹簍裝一大揹簍的紙錢,一邊走一邊扔買路錢。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個放鞭炮引路的人。放鞭炮的要跑在棺材前面四五十米,其中一個人用大揹簍,背上一揹簍鞭炮,隔二三十米,扔一掛鞭炮在地上,後面專門有一個人,拿一炷香,點燃鞭炮,一路噼裡啪啦的。遇見轉彎、過橋、過居民房,都必須要放鞭炮!正常埋葬的,還有道士,一路敲鑼打鼓,有時候還吹響嗩吶聲。李建這裡沒有請道士,這個環節就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