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91章 殿試

  “混賬!”趙昰抓起筆筒便丟了過去。“你這廝,何處聽來的混賬話。再敢說一次,我必不輕饒!滾!”

  姜達悶聲不響地走出了殿外,留下趙昰一人在那裡生著悶氣。

  外界對於陸秀夫的傳聞越來越多,越來越離譜。這其中有蒙韃原先那些造謠的話,也有民間胡亂杜撰的事情,整個宋朝,特別是南宋這一百多年,權相掌權禍國殃民佔據了一半時間。

  民人苦權相久矣!

  加上趙昰年紀太小,朝廷所有的行為在民眾眼裡被刻意區分了。

  但凡好的,那肯定都是趙昰親為。比如放棄官鹽壟斷,免徵人頭稅,各種惠民制度,那都是賢明的趙昰所為,因為趙昰是神仙下凡,這打敗蒙韃完全就是靠他發明的火器和提拔的戰將。

  而那些對民人不利的事情,肯定都是陸秀夫乾的,他甚至還想要謀殺趙昰,這種奸臣怎能留在世上為禍人間。

  這世間從古到今的人都是一樣的,絕大部分人只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蒙韃那破綻百出的謠言,被願意相信的民眾給自圓其說了,趙昰只不過運氣好躲過了一劫。

  陸秀夫自從被‘讀書人’們開始攻擊造謠之後,就成了個垃圾桶,無論什麼壞事都是陸秀夫乾的。

  而陸秀夫哪裡會在意這些街巷謠言,他不過一笑了之,不可能為了這些事情去上表趙昰,把造謠的人都抓起來,那未免也太丟份了。

  可不瞭解朝堂的民眾是佔據絕對多數的,人們對於聲望如日中天的趙昰那是敬愛無比,特別是趙昰那日在臨安戶部外的臨時演講,更是讓他和民眾拉近了距離。

  兩相對比之下,陸秀夫的謠言便更多了。以至於一直在趙昰身邊的姜達都開始有幾分相信了。

  世間的事情無非如此,陸秀夫遭遇了不白之冤,幾乎已經沒有洗刷的可能了。

  幾日之後的殿試,按慣例都是由皇帝出題,以示帝王之權威。宋代的進士哪怕通過了省試中第,也需要通過殿試才算登科。

  殿試之後才會有狀元、榜眼、探花等名詞,狀元郎就是正九品了。第五名以後的只能是最末等的從九品,按照以前的慣例只能去各州縣做個文學、助教的差遣,甚至回家等候補缺。

  宋代的殿試,參加的官員比考試的人還多,各種負責考試的官員都要參與到其中,而進士們都要被兩張草蓆互相隔開,每個座位都在前一天標註好了名字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