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舸 作品

第443章 愛國衛生

  “這從古至今也未曾聽聞有朝廷此等府衙之事,各街坊著其自行清掃便是。陛下不是出了詔令,不潔者仗五,何必去增開府衙。”王應麟搖了搖頭,“這種事情,交由民人自治便可。”

  趙昰知道搞環衛的事情會遇到很多阻力,便早就想好了說辭。

  “可造許多雪隱之所,這錢從何來?總不能讓民人集資。若是朝廷出錢,這打掃管理之事總也要有人去做,總是開個環衛所比較妥當。當然這分管環境衛生的府衙名字還可以商榷的,叫東司所也可。”

  “啟稟陛下,若是朝廷能在臨安九縣各處撥出地來修建雪隱,那這建造管理清運之事無需朝廷花一個銅子。”一個七品的朝官出列說道。

  “噢?不花錢就能辦?”趙昰一聽來了興趣。

  “正是如此。”

  趙昰瞬間明白了過來,“若是收費,哪怕一個銅子,都有人未必願意花這錢。錢塘門那個東司一次十五文豈是尋常人去的。”

  “錢塘東司的確不是民人可入之所,那裡日夜熱水、隨時焚香,兼有更衣淨杆、手巾澡豆,闊九深四佔地巨大,自然是貴了些。”

  “若不收錢自然也能做得,造些個簡易的,上能遮雨便是了。”朝官繼續說道:“官家有所不知,臨安城中有人以此為業。日日一早有人挨家挨戶收集夜遺運出城外賣於農戶,這建造雪隱之事交由他們去辦便是了。誰造的自然就是誰得利,清潔運輸全都一併包括。世間事只要有利可圖,終究是有人做的。”

  此話一出大殿之中的官員紛紛點頭讚許,而對此不瞭解的趙昰卻是腦中一片混亂,這五穀輪迴之物竟然還有人從中牟利?

  可轉念想想也是,這農家肥對於農民來說應該是很寶貴的生產資料,畢竟這世界沒有其他的替代品。

  “那這事情就交由卿去辦,要快要好。臨安城中的都用磚瓦造了,這錢內庫可以貼一部分。”趙昰決定自己掏錢出來造得好一些,臨安雖然是行在不是國都,可朝廷終究是不可能搬回開封去的。這行在自然要有行在的排面,怎麼地也要和八十年代的普通公廁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