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更人胖胖 作品

第30章 電魚

 所以往年每到春節,老三叔都是眉頭緊鎖,強掩歡笑,為什麼,就是因為除了糧食不說,還得借錢過年。 

 糧食不夠吃不說,農藥化肥種子還要借錢去買,孩子的學費也需要去打招呼,想想就讓人頭疼! 

 農業稅就更加不用說了,絕對不能延誤,要不然政府的工作人員是要上門“採取措施”的,至於是什麼樣的措施,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農村人自然清楚,這裡就不多說了,怕被和諧! 

 所以說農村人那個時候真的很難,也就是後來國家開始實施改革開放,讓村裡的年輕人有了打工的機會,這才讓農村的經濟慢慢變得好了起來。 

 特別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後,南方開始湧現大量的工廠,村裡的人開始洶湧而出,南下粵省,那個時候,偌大的鄉村,就只有一些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小孩在家。 

 不是農民兄弟嫌棄家鄉的貧困,是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面辛勤的打拼,一切就是為了生存,當然更多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過上幸福的生活。 

 不說了,再說就要跑題了! 

 … 

 手裡的野物賣了好價錢,三哥自然是高興異常,在供銷社買了不少好東西帶回家。 

 因為是下山,回家的時候感覺特別輕快。 

 在山路邊的涼亭裡,譚震碰到了自己的父親,他正和供銷社的肖德旺坐在涼亭的石凳上聊天,旁邊還放著幾捆電線。 

 譚震知道,老三叔蟄伏了一段時間,內心又蠢蠢欲動起來,估計又想著去河裡面撈一把。 

 說白了,就是電魚! 

 在八十年初期,家鄉小河裡魚蝦還是挺多的,譚震印象中就有人用小電瓶在小河邊捕過很多魚,有不少還是三四斤重的大草魚,當時看的他是羨慕不已。 

 實事求是的說,他們這種用電線打魚的做法還是很危險的,而且違法,如果是在幾十年以後,估計警察叔叔都是要上門的,不過在那個年代,法制還沒有健全,這種打擦邊球的事多了去了,警察都不惜的搭理。 

 譚震看過他們做的電魚器,就是用拿一根幾米長的大竹竿,末端綁上兩根木條,木條上面纏上鋁線。 

 然後直接把電線掛在村裡的電線杆上,電源一接通,就會在末端產生巨大的電流,那威力不容小覷! 

 譚震曾經試過,用手摸離電魚器幾米遠的水面,手都是麻酥酥的! 

 這個時候由於農村也是剛剛試行土地承包到戶,那些昂貴的電魚器一般人可買不起,所以老三叔他們這才打起了供銷社電線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