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十分熟練

 京城,文華殿。

 “於尚書,有問題嗎?”

 大殿中迴盪著朱祁鈺的聲音。

 “沒問題。”

 于謙很平淡的回答。

 “那麼,金尚書,這欽差,還得你去一趟。”

 朱祁鈺看向金濂,這位尚書,算是尚書中除于謙外最年輕的了。

 聞言,金濂回道:“臣,遵旨。”

 他們現在說的,便是寧波舟山一事。

 從傳回來的消息上看,確實是地方官紳和海寇勾結搞私市,而且還不小。

 最重要的是,這事,在當地可不是什麼稀罕事,可問題是,朝廷並不知情。

 “現在,諸位可該理一理禁海政策了。”

 朱祁鈺也意識到了,大明幾代帝王實施的政策堆疊在一起之後的亂象。

 “朕記得,若小民撐使小船,於海邊近處,捕取魚蝦,採打柴木者,巡捕官兵,不許擾害,可有此例。”

 詢問的對象自然是金濂,畢竟身為刑部尚書,律法的掌管者,這種事,金濂必須記得。

 “確實如此。”

 金濂回答道。

 “可是,為何浙江會禁人捕魚?”

 朱祁鈺敲了敲桌面,這個問題可不小。

 “陛下,當時浙閩沿海海寇不絕,驚人捕魚,也是為了百姓身家性命。”

 金濂緩了緩隨後繼續解釋:“自從胡元徵倭失利後,不少倭寇便以為大明好欺負,紛紛來此尋求富貴,再加上張士誠、方國珍等餘孽逃往海外,才出此下策。”

 “那為何時到今日,還是…”

 朱祁鈺話說到一半,隨後臉上帶著玩味說道:“懂了,祖宗之法。”

 這話一出,這些尚書的臉有些掛不住了。

 祖宗之法,所以就算時過境遷,也沒人想著去改變,再加上朝廷處理的政務本來就多,還不重視海洋利益,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結果。

 就好像正統年間,寧波知府就曾上書開放浙江漁禁,換回去的是,上不允。

 不僅是大臣們抱著祖宗之法不放,一些皇帝也是一樣。

 建設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哪有御駕親征來得爽。

 “這就是祖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