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分歧鮮明

 “蕭市長,據我所知大明機械除了生產定向供應到航天基地的零部件外,其它車間早已停產,”藍京疑惑地問,“改制後能立即恢復全部產能嗎?市場接受嗎?”

 “除了封閉生產的那個,另外只開四個車間按三班倒運作,也就是一個車間容納原來三倍工人,最後實在安排不下的轉到三產公司,實際承擔原來的後勤保障、維修檢測、售後服務等等。”

 “收入分配體系呢?”

 “現代企業考核模式,按件計酬。”

 藍京愣了半晌,脫口而出道:“一個工人的活兒三個工人幹,這是另一種形態的平均主義啊,蕭市長!”

 “不存在平均,核心還是按勞分配,做得多拿得多。”

 “平均主義下的按勞分配,這種做法打擊和限制真正有技術、有經驗、有能力工人的積極性!”

 蕭柏梓豎起手指道:“瞧瞧,咱倆分歧就在這裡——你讓廠子一半工人有活幹,另一半下崗待就業;我讓廠子所有人都有活幹,沒人下崗!不錯從收入水平看我改制下的企業工人只相當於你改制下企業工人的三分之一,但我們怎麼理解生活最低保障?工人多拿五百塊不會對家庭經濟狀況有根本性扭轉,但下崗工人得到五百塊會極大改善窘迫的經濟狀況!你以為,你改制下的廠子擺脫虧損後會把錢拿出來救濟扶持下崗工人?如果是我廠長寧可選擇擴大再生產!過去十年經驗告訴我們,一部分先富起來不會帶動另一部分人,帶來的反而是剝削、壓榨繼而富的更富窮的更窮,我們還不吸取教訓嗎,藍縣長!”

 藍京沉默片刻,道:“蕭市長太悲觀了,也低估‘現代企業’蘊含的價值觀和社會意義,還有正府督促協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職責,我經常跟鄉鎮企業老闆們說,你一兩間廠房、三四臺機器,全家上陣頂多僱倆幫手就轉起來了,一年也能賺個小几十萬,但你想賺得更多比如幾百萬、上千萬,你就得按規模企業的規矩辦,幫手不叫幫手而是企業員工,要交納五險一金;你要交各種管理費;你排汙要低於檢測紅線;你必須按實繳納稅款等等。先富的那部分人,有出國的,有搖身變成資本的,但也有踏踏實實辦企業,養活更多工人給社會作貢獻的,總比原來死氣沉沉好吧?”

 蕭柏梓搖頭不認同,卻笑道:“看樣子咱倆都沒法說服對方了……”

 “不不不,純粹理論探討,”藍京意識到彼此身份的懸殊,“起碼在大方向上我跟蕭市長一致,那就是不能任由虧損國企滑向破產倒閉的深淵,能拉一把就得使得全身力氣。”

 “其實大明機械的主要矛盾並非改制,而是***進退失踞的間諜窩案,”蕭柏梓出乎意料透露內幕,“上次我還跟省***那個幹樺松**拍過桌子,我說到底大明機械生產經營重要,還是你***抓間諜重要?你說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頭等位置,可以,請掏錢幫我養活下崗的上千號工人!”

 藍京道:“實在不行把那個車間切割開去運營,獨立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