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禾 作品

第39章 萬把鋼刀

他們根據經驗,在適當的時機終止炒煉,從而控制鐵中的含碳量,得到中碳鋼或高碳鋼。

但能做到直接炒出鋼的工匠不多,炒出來的鋼,含碳量也不精準,完全是在碰運氣。

伊籍智力255的大腦中,早就蒐集好了資料。

他知道,熟鐵、生鐵和鋼之間的區別,就是鐵裡面的含碳量。

含碳量小於0.02%的叫熟鐵,含碳0.02%至2.11%的叫鋼,含碳2.11%到6.67%的叫生鐵。

熟鐵質地很軟,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絲,強度和硬度均較低,一砍就變形。

生鐵質地硬而脆,容易斷。

鋼的性能最好,但製作最難。

古代沒有測量工具,根本不可能測量鐵裡面的含碳量。

用炒鋼法,炒到什麼程度停止,只能憑藉經驗和運氣,因此產量極低。

也有部分工匠掌握了百鍊法。

他們將炒鋼反覆加熱鍛打,從而排除鋼中的雜物。

每次加熱鍛打完,就稱重量。

這樣鍛打一百遍後,再怎麼打,斤兩都不減,那就是百鍊鋼。

這個過程費工費時,靠人工一年能打出一把,就算快的了。

伊籍調查完後,對東吳工匠們下令,要求把鍊鐵爐增加一倍,炒鋼爐增加十倍。

一個東吳的工匠忍不住反對道:“大人,有經驗的工匠就這麼幾個,炒鋼爐再多也派不上用處。”

他的同伴死命拉他,輕聲道:“你不要命啦,沒看到他腰裡佩的劍啊!可以先斬後奏的呀!”

伊籍沒對工匠耍威風,他客氣地說:“我不要求你們炒出鋼來,我只要熟鐵。”

那工匠愣了一下,道:“那倒是簡單,多喊點學徒,閉著眼睛炒就是了,炒到最後肯定是熟鐵。

“可是,熟鐵打不出鋼刀呀,大人,照我的意思……”

伊籍這次不客氣了,他拍著腰間的佩劍,打斷道:

“我要大量的生鐵和熟鐵,不要鋼,你們只管盡全力做,其餘不用多管,我講得夠清楚嗎?”

東吳工匠們再不敢質疑,都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