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禾 作品

第39章 萬把鋼刀

他卻不肯給伊籍找藉口的機會。

周瑜喊來文書,當面寫下軍令,蓋上都督大印,明確授予伊籍指揮工匠,調用器材和原材料的全部權利。

然後他又拿出孫權賜劍,說:“我主公曾經用這把佩劍,砍奏案一角,道:‘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

“現在我把這劍,借給你一個月,一個月內,如果有人干擾或者不配合,你可以先斬後奏!”

伊籍假裝苦著臉,接下了軍令和佩劍。

這種情況下,大家都無心喝酒。

於是劉備告辭。

周瑜也不敢動劉備,送劉備出了轅門。

到了江邊,諸葛亮已經等在船裡。

劉備請諸葛亮同回樊口,諸葛亮卻不答應,只是和劉備約定了時間,到時候讓趙雲來接他。

回到樊口,伊籍召集工匠去東吳,劉備勸道:

“四弟莫要逞強,雖然有軍令,但你在我軍中,誰也傷害不了你。”

關羽也勸道:“這等不合理的軍令,你理睬它作甚。”

伊籍笑道:“謝謝大哥二哥為我著想,不過我有信心打造出一萬把鋼刀。

“而且,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大量打造武器裝備,兩位哥哥,只管等著接收就好。”

於是,伊籍領著工匠們,來到了樊口東南方向,大約一百里外的大冶。

這裡的鐵礦,是國內罕見的優質礦,而且還是露天礦場,靠著三國時代的技術就能開採。

儲量也非常大,開採個1700年都綽綽有餘。

東吳的工匠和礦工們,已經建好了鍊鐵爐等設施,並且挖出了礦石,正在冶煉。

所有人都知道伊籍有先斬後奏的權利,並且從小道消息知道了伊籍會存心找茬,以便推卸責任。

因此沒有人敢懈怠,全都鉚足了勁地幹。

伊籍查看工地,發現兩軍工匠們都能熟練地從礦石中熔鍊出生鐵。

一部分工匠還掌握了“炒鋼法”。

這些工匠把生鐵在空氣中加熱,使其處於半熔融狀態;

然後不斷地攪拌,增加氧氣和鐵的接觸面,使液體中的碳氧化;

隨著溫度升高,鐵中含碳量逐漸下降;